当前位置:日记网>生活日记>工作日记> 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工作日记

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工作日记

时间:2022-04-23 08:35:59 工作日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工作日记

  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我们很重要,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保护她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是日记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工作日记”,欢迎赏阅。

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工作日记

  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工作日记【第一篇】:工作日记

  2016年6月20 晴转多云

  1、保护站日常工作(卫生保洁、数据记录、接待游客等)。2、上午才仁帮助牧民打印身份证7张。3、下午才仁将老庆铃开往修理店,修理手刹。4、傍晚猴仔和志愿者将户外罐中的水转运至厨房和卫生间。5、长江一号主题邮局建设情况:基建养护。6、接待游客5批20余人。7、今日游客带走垃圾0袋。8、下午志愿者们在保护站周围捡垃圾两袋。

  2016年6月21日 晴转多云

  1、保护站日常工作(卫生保洁、数据记录、接待游客等。2、今日离站人员:何爱姿(身体不适,下格尔木检查)、才仁、吐旦。3、上午吐旦修理好净水设备,供水恢复正常。4、下午志愿者和管线营六营二连一起联谊,去沱沱河边捡垃圾7袋。 5、下午猴仔给绿化带浇水 。6、长江一号主题邮局建设情况:基建养护。7、接待游客3批7人。8、今日游客带走垃圾0袋。

  2016年6年22日晴转多云

  1、保护站日常工作(卫生保洁、数据记录、接待游客等。)2、上午猴仔和志愿者一起收拾保护站场地,填主题邮局根基旁的坑。3、下午猴仔和志愿者帮沱沱河保护站接水。4、18:10与才仁吐旦通话,他们今日到达上次踩点地,开始野生动物拍摄、考察。5、今日3名游客带走垃圾1袋,车号桂B。6、长江一号主题邮局建设情况:基建养护。7、接待游客3批8人。

  2016年6月23日晴有雨

  1、保护站日常工作(卫生保洁、数据记录、接待游客等)。2、今天猴仔和志愿者一起收拾保护站场地,填主题邮局根基旁的坑。3、今日猴仔和志愿者将长江龙邮折入库。4、18:20 才仁与保护站联系,一切安好。5、今日10名游客带走垃圾3袋,车号桂川A(1袋),摩托骑行两袋。6、长江一号主题邮局建设情况:基建养护。7、下午四点,由于沙尘暴 停止一切户外工作。8、接待游客6批20余人。

  2016年6月24日晴有雨

  1、保护站日常工作(卫生保洁、数据记录、接待游客等)。 2、今天猴仔和志愿者一起收拾保护站场地,填主题邮局根基旁的坑。3、20:30才仁与保护站取得联系,一切安好,预计明日返回保护站。4、长江一号主题邮局建设情况:基建养护。 5、下午天气恶劣,停止一切户外工作。5、下午天气恶劣,停止一切户外工作。 6、接待游客1批4人。 7、阻止兵站士兵捕鱼。

  2016年6月25日阴

  1、保护站日常工作(卫生保洁、数据记录、接待游客等)。 2、上午天气恶劣,取消一切户外工作。3、中午牧民到保护站用垃圾换食品,塑料瓶621个,金属罐412个,共计1033个,总金额104元。4、下午志愿者在站内盘点义卖物品。5、傍晚吐旦和才仁因设备需要充电,故返回保护站,择日再返回考察。6、接待游客4批15人。7、长江一号主题邮局建设情况:基建养护。、志愿者石起帆到站。

  2016年6月26日晴有雨

  1、保护站日常工作(卫生保洁、数据记录、接待游客等)。2、打包好的垃圾所剩不多,志愿者将垃圾分类打包以备游客带走一袋垃圾所需。3、绿化带每日例行养护,下午志愿者给绿化带浇水。4、工作人员祝东非到站。5、今天共接待游客6批21人。6、长江一号主题邮局建设情况:基建养护。7、收到汽车配件,吐旦、才仁到车辆维修点维修车辆。

  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工作日记【第二篇】:我在长江源水生态保护站

  【一】

  4月17日,我和其他4个志愿者搭上杨欣老师和孙爷的车从格尔木来到了唐古拉山镇。中午我们在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稍作休息。我吃过东西后出门上厕所,回来后不停冒汗,呼吸困难,听不见别人说话,躺了10多分钟才恢复意识。到唐古拉山镇的长江源水生态保护站的前三天很吃力,不能睡觉,吐,没有食欲,平地上边走边喘。

  不过终于还是适应了,渐渐可以在保护站内外做一些简单的工作,捡捡垃圾,擦擦玻璃;到了后来大家也习惯了高原上的生活,习惯了担当简单的维护任务:买菜,洗碗,拖地,捡狗屎,抽水,排粪池,或者做些气象监测、配电管理什么的,也有媒体人整理日常的影音资料和文案宣传工作;大家的无聊心态无孔不入,日常的唠叨不少笑料不断,微信群里也总是灿烂千阳——而十几天就这么过去了!

  这会儿我们的志愿者团队就已经到了11个人,年龄段跨了差不多40,干什么的都有一大屋子热闹得很。马上我们又要有新的志愿者到来;上周我们站里还有上海一个电视台的4个人,有一个成都的公益组织“秘境”2个人,还有特殊志愿者小华和玉玺——小华是个汉子啊,但是因为鸟调时吹风受寒,导致肺水肿而不得不下去格尔木修养了;说是汉子,这不,明天又要上来保护站继续服务来啦!而4月的驻站志愿者玉玺昨天刚下“山”,今天还是他生日——我们刚巧收到了青海渔业局捐赠的四箱鱼,我们以庆祝他生日的名义好好地改善了一顿伙食……

  说到伙食,我们平日是一菜一汤2咸菜。上周我们在孙爷的启发下在自己 “众筹”每人5元买了三只鸡。杨老师知到后默默交了5块钱,然后千叮咛万嘱咐,说我们的经费都是社会捐赠的,要谨慎——要是拍了照传到网上一定要说是我们自己出钱买的!!!当天刚好我们的两个志愿者因事去到镇上的部队里,被人家政委留下吃面,就打电话给站里报告不回来吃饭。孙爷倒不客气,说,那这个5块钱啊就不退了啊!结果,人家政委听到了就震惊了,表示这保护站也太艰苦了,一定要组织人过来学雷锋,帮忙干活。

  【二】

  一直关注着绿色江河的项目,但之前东张西望,顾忌太多,从来没有机会参加哪怕一次活动。辞了职后真是觉得身心舒畅,在西安的每日看书睡觉也爽得很;可不久之后就觉得轻飘飘不知所去,见了人还感觉很怪异。越来越挂念兴坪的图书馆和来看书的那些小萝卜头们,想着下班了爬山看日落的日子真是好——归根究底,还是修行不够,把握不好。

  在通过了2015年守护班头雁项目志愿者面试之后马上去体检;时间不太够,匆匆安排了行程,经过西安遇上难得的好天气,在格尔木刚好赶上杨老师的车来沱沱河!来到保护站,我做的第一件工作就是整理图书,真是便宜了我。当天我就看了康拉德洛伦茨写的《灰雁的四季》,后天又摸到他其他的作品,精彩得不得了!也是这时候,我翻着书架上介绍青藏高原和长江源流的一本本书,开始为自己感到汗颜——之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挂在嘴里太久!

  【三】

  今天是4月30日,来沱沱河的第14天。

  明天五一,不放假——我们第二次正式鸟调,将要第四次去到班得湖观察、记录班头雁的种群数量以及其他行为。

  后天,我们又要去到烟瘴挂,进行为期5天的红外摄像机维护。

  烟瘴挂,长江第一峡谷。1985年6月,独自划着橡皮筏的西南交大电教室摄影员尧茂书从长江源的姜根迪如冰川出发的他来到通天河在莫曲河口被冬布里山阻挡而左右冲闯行程的这个险滩,看见从下游飘浮而上的雾气,如层层笼罩的烟瘴,而后根据一位藏族牧人跟他说了峡谷的藏语名 “烟瘴嘎”(音,意为“白色的石山”),命名为“烟瘴挂”。 7月24日在漂行了1270公里后,这位四川探险家于金沙江段触礁遇难。

  在长江源水生态保护站,大家说的“挂里”就是“烟瘴挂”。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2014年第12期的主打文章是杨欣老师《烟瘴挂大峡谷:罕见的动物天堂》这篇文章里提到:……当时公开的资料显示,附近可能要修个水电站;而修水电站对沿河生态环境的破坏是致命的——“万里长江的自然峡谷将全部消失!”。为了阻止水电站项目,杨老师和青海省三江源生态保护协会的秘书长扎多一同商定,组建一支专业队伍进入烟瘴挂,对这里的生物多样性进行全面普查,借以引起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关注。从2013年6月开始,杨欣老师带领保护站的工作人员以及行业内的科研专家多次进入该峡谷,根据调查计划在长约10公里的峡谷中建立了两个观察营地并架设了高清云台摄像机和红外照相机。2014年的夏天,他们拍到了包含雪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内的很多野生动物的影像,甚至在营地周围例行观察活动期间,多次肉眼看到雪豹的身姿!

  后来,水电站当然没有修建起来!

  话说回来,我们后天去到“挂里”,就是去为那40个红外照相机更换电池并取回前一个月相机拍摄/储存的影像资料。我们的队伍里有杨老师在内的2个工作人员,2个特殊志愿者,包括我在内的5个班头雁项目志愿者,另外《外滩画报》的两个人也会一同前往。

  5天里,我们需要在地势险恶的峡谷里“看望”那些固守阵地的红外照相机,需要对部分营地周边的岩石进行采样调查——所以保证足够的口粮、保暖物资和药械准备。队伍里只有我和来自南京的佳佳是女性,我们倒是没有飞檐走壁的体力,主要负责后勤。但是,听孙爷说我们也要注意点,防个狼啊什么的。

  这样我就放心了——烟瘴挂之行将又会是一个惊喜!

  【四】

  4月25日,我们去了赛马节。草原上的初春,雪渐渐化开;牧民们选个好天气聚在一起赛马,跑步,拔河,喝茶;有时也卖点小商品,算是联络了感情,也商量事情。

  这次赛马节比往年早了十来天,牧民们说,“我们早点,完了之后就可以去看别地方的赛马节啦!”那天天气特别好,我们看着骑手们牵着马围绕煨桑祭祀神灵,然后站在人群中等着他们从三公里外的山脚下策马奔腾而来,身边的藏胞们举着哈达冲上前去献给他们的英雄……

  赛玩马后,杨老师和牧民中的年轻团员们讲解了草原上垃圾污染的危害,我们几个志愿者也在这些青年们的协助下做“野生动物与牧民生活冲突”的调查;随后我们就被请进了帐篷内,吃牦牛肉,喝酥油茶。(好吧,肉真的太重口味了。我承认我和另外两个后来向人家要了两桶康师傅……)

  吃饱后,我们女志愿者还被邀请一起短跑比赛,第一名是个小卓玛,我们的小帅和君君获得了第二、第三名,还有奖品;我默默地坐在旁边一辆车轱辘下,喘成了狗……

  赛马节一行我们也有任务——上班德山取红外照相机的储存卡。班德山就在我们的鸟调营地之一班德湖冬侧,之前只在山脚下仰望了她两个尖尖的顶峰,不曾想到我们还得爬上这4700米的“小巨人”。不过,后来发现我们是开上了半山坡,然后徒步上山顶。领头的是才仁,“本地人”,不出所料,我们一会儿全跟丢了,自顾自地研究着山头上的石头,植物,以及风景……

  回到保护站,才仁从取回的存储卡里看到了雪豹和狼等高原野生动物的身影。第二天,我们斑头雁项目的志愿者李晶川老师就忙着为他所在的深圳晚报写稿,4月27日深圳晚报以《长江源头首次拍摄到活体雪豹》为题独家报道了这个消息;这两天,另一篇名为《长江源头首次拍到活体雪豹 身形矫健目光如炬》的文章也一起被各大媒体转疯了,上头条了!

  【五】

  睡前,我再讲个事情。

  目前长江源水生态保护站的站长不在。站长叫做吐旦,这段时间不在站里,但是站里都流传着很多关于他的传说……

  以下内容摘自《静茹的博客》:吐旦是藏族,他就是沱沱河当地人。他在沱沱河保护站为绿色江河做志愿者,我刚一到格尔木,就是他来接的。这个可爱的吐旦,如果看见谁在草原上扔垃圾破坏环境,他就会说:“从我的草原上滚出去。”后来这句话成为一个经典,大家都说,吐旦家有24万亩草原,要是得罪了他,想滚出去也很难的,要滚很久的。

  青海的藏民,很多都支持绿色江河的工作,因为他们知道,这个组织保护的是他们自己的家园。但是真的像土蛋这样,也受过高等教育,讲一口流利汉语的藏民,愿意在沱沱河那样艰苦的地方做志愿者,也真是为数不多,值得敬佩。

  【六】

  对了,我已经决定在保护站多留10天,会待到5月27日。如果你也想来的话,那就报名吧!另外,接下来5天在烟瘴挂里没有信号,我们会好好地,勿挂念。

  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工作日记【第三篇】: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首进班德湖初探斑头雁

  写在前面:

  站在那里的时候,我感觉它是它,我是我,两两相望,默默不语。很舒服。

  4月22日,按照原计划,我们全天得在野外做鸟调。

  早八点,我们一行13人分坐三辆皮卡,出发前往班德湖。昨天午后,才仁为大家做培训,演示了班德湖的方位和概貌。保护站与班德湖的图上距离不远,甚至站在保护站能轻易地看到班德山的两只角峰。可实际上,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我们需要绕道而行,预计车程2.5小时。

  原先一眼尽望的平川,走进后才发现崎岖不平,车子颠簸得厉害,脑浆几欲迸裂。草甸、土地、沙砾浑然一色,罕有物体可作参照,几乎难以辨别我们究竟行驶在何处。有时车队会涉入宽广低浅的河床,稀薄的流水凝滞,铺成毛玻璃,隐映着变幻无穷的苍穹,轮胎碾压之处,传来艰涩的断裂声响。行至尽头,攀越过小山岗,视野骤然开阔,幸好有前车之鉴,我们沿着新鲜的车辙印勇往直前,丝毫不害怕迷路。于是,那串蜿蜒的印迹更加清晰,为后来者指明方向。

  路上处处皆风景。藏原羚三五成群,闲庭信步,低头吃草,露出标志性的心形屁股,听闻引擎声后,便机警地扭头侧身,观望来者何人,两只眼珠黑溜溜的一动不动,默契十足地配合我们拍写真集。有的则不胜娇羞,倏忽隐遁。牦牛披挂长毛衫,体态臃肿硕大,远远望去俨然一堵堵低矮的黑墙,走近后它们倒也不拘谨怕生,只是呆呆地伫立,胆子大些的,会恶作剧似地挺起身子在我们眼皮底下横道而过。家羊阵势庞大,污白浑圆的身子编织成一匹匹毛毯,在棕黄的大地上铺陈开去。偶尔有鸟儿划飞过天空,很快便不辨踪迹。

  行至班德湖,不大,平静,明亮。冰碛隐约闪现在湖畔,像散落在水草中的钻石。连绵的群山和低缓的丘陵对着湖镜梳妆打扮,吸引鸟儿盘桓歌唱,迟迟不忍离去。五个观察点的人员配置临时有变,我被改调驻守一号点,与贾哥搭档。装备完毕,约摸11点,依照计划,我们开始第一轮观测。望远镜拉近了我们和鸟儿的距离。斑头雁数量最多,且集中在远近两处的湖渚上,密密麻麻地簇聚在一起,不知它们是在休息,还是在交流讯息,还是在干别的什么。浅灰色的羽毛泛着柔和的光泽,很有质感。有的浮游在近渚的水域,欢快地扑腾着翅膀,呼朋引伴。临近11:30,一大群斑头雁忽然振翅高飞,直冲云霄,越过我们站立的沙丘,抵达另一片湖泊。我们扬着头,望着传说中那全凭蛮力翻越喜马拉雅山的鸟儿,昂头引颈,坚定而优雅地掠过蓝天,低沉的叫鸣声从云端洒落。真是美若画卷中。

  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工作日记【第四篇】: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

  保护站由来自深圳和北京的专业志愿者设计,采用藏式建筑元素,使用新型环保节能材料,在新能源使用和污水处理上也力求能做出示范。

  保护站占地约2000平方米,主体建筑的建筑面积340㎡,包括多功能展示厅、图书室、会议室、餐厅、厨房、卫生间、医务室、宿舍等。

  保护站占地2000平方米,除了主体建筑340㎡外,附属建筑包括设备间30㎡,卫生旱厕10㎡,垃圾处理房12㎡等;长江1号主题邮局80㎡(筹建中);主要设施深水井(生活用水)、三级化粪池,400米给排水管道、管道电加热设备、自来水净化设备、污水处理设备、高清监控设备、 40KW太阳能发电系统、长江龙雕塑、30米公益墙等。

  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已具备了科研、保护、宣传、培训、示范的基本功能。

  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工作日记【第五篇】:美丽沱沱河——责任保护站

  人生总有一段有缘有故想要飞翔的岁月,尽管旅行原本应该是自由的,然而也有很折磨人的时候,格尔木两天的适应期在焦灼中结束,我们重新回到了在路上的节奏。依旧是夜色里出发和达到,星光下的旅程换来的是唐古拉山镇晨曦的最美,最美的镇上有座最美的长江源保护站。

  绿色江河在长江正源沱沱河落成中国民间第二座自然保护站——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

  2011年6月8日,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正式开工建设,在海拔4500米的高原,缺少氧气,环境恶劣且没有大型机械帮助的情况下,43名志愿者和技术人员克服了气候变暖,冻土下沉,地下水位增高等困难于10月完成保护站的主体建设工作。2012年4月,沱沱河的冰雪还未完全消融,建站志愿者陆续到达沱沱河,保护站再次开工建设,包括附属建筑安装、内外墙处理、室内装修、供水系统安装、污水处理系统安装等;截止9月,共计有100名直五星红旗飘扬在保护站上方,标志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正式落成。

  保护站总建筑面积340平方米,包括展示厅、办公室、宿舍、医务室、厨房、卫生旱厕、设备房等,能同时容纳4人办公,20名志愿者居住。并将通过志愿者招募和系列项目的实施,对长江 水源地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推动长江水源地垃圾污染状况的持续改善,为高原牧区的垃圾收运和处置作出示范,促进长江源生态第一镇的建设。

  正是因为这次来做为志愿者的旅行,给我带来很多不可思议的感触,真诚的接受,我开始将所有的一切都与美好相连,或者这就是我的中年礼。

【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工作日记】相关文章:

小学生环境保护日记04-28

北京,我们的第一站日记04-23

工作的日记03-08

工作的日记01-27

工作的日记11-07

工作实习日记04-12

工作日记03-07

关于工作的日记01-12

工作的日记【精】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