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观察植物的日记锦集8篇
有趣的一天又要结束了,想必有很多难忘的瞬间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日记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日记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察植物的日记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观察植物的日记 篇1
20xx年9月30号星期五晴
今天,班主任罗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是让我们回家观察各种豆子的发芽过程。放学一回到家里,我就找来一个塑料杯子,立马去拿放在门外的红豆种子,经过我的精挑细选后,终于把没有黑点,又不瘦的种子挑选出来了。我迫不及待地奔向卫生间,接了一大杯水,再把红豆种子放进去,期待着奇迹的发生。
20xx年10月3号星期一晴
“啊!我的红豆变得饱满了!”我迫不及待地举起泡红豆的杯子,那里面装着一颗颗颗粒饱满的红豆,它们的肚子像快要胀得爆开了一样,这样想着想着,我不禁笑了起来。
20xx年10月4号星期二晴
“哈哈!我的小红豆发芽了!”早晨,我从美梦中一醒来,就直奔客厅,端起放在音响上的红豆,就惊讶地叫了一声:“哇!”白白的,嫩嫩的,看着这些小生命,我就想起了标点符号中的“逗号”,可爱极了!
20xx年10月5号星期三晴
今天,艳阳高照,我的`小红豆已经有1厘米那么长了,它就像一个刚刚破土而出的小生命,用一双好奇的眼神,欣赏着这神奇的世界。可是,我在想,什么时候它才能真正长成一个成熟的豆芽呢?
通过这几天的观察和发现,我懂得了植物与人一样,都需要不断地培育,才能茁壮成长。
观察植物的日记 篇2
2月4日星期一天气晴
今天,水仙花开了!
它的皮破了,里面有四朵花。像排着队似的,上下分别一个,中间两个。花心、花蕾是黄色的,还有一些黄色的花粉和六片非常雪白的花瓣,而且还散发着非常浓的'香味。漂亮极了。
我喜欢水仙花。
观察植物的日记 篇3
其实,这棵辣椒苗从隆老师家移植到我的窗台上已经有两个星期了。前一阵图个新鲜,看它每天都有在长,挺好玩的。这不,端午放假三天,也没人给它浇水,也没人给它开窗透气,它居然照样很茁壮地又长高了一头。很是佩服植物顽强的生命力,于是,打算为它写下观察日记。
今天一早,打开办公室的大门,看到辣椒苗长势喜人,于是一高兴,把喝剩的牛奶掺点水,给它加了把营养。
辣椒苗已有12厘米高了,叶片宽大嫩绿。底下长出的小叶片,因为还没有完全伸展开。辣椒的叶片是轮生的。据隆老师说,给我的这几棵是朝天圆头红辣椒。
以下是我查的一些关于辣椒的知识,凑个字数先。
辣椒,茄科辣椒属。从成熟程度来 分青辣椒、红辣椒, 新鲜的青红辣椒可做主菜食用,红辣椒经过加工可以制成 干辣椒、辣椒酱等,主要用于菜肴调料。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通常成圆锥形或长圆形,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变成鲜红色、黄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辣椒的.果实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能增进食欲。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辣椒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把辣椒带回欧洲,并由此传播到世界其他地方。于明代传入中国。清陈淏子之《花镜》有番椒的记载。今中国各地普遍栽培,尤其是湖南、四川,素有辣不怕、怕不辣。辣椒已成为一种大众化蔬菜。
观察植物的日记 篇4
我的马铃薯已经结果实了,透过瓶体我看到了几个像鸡蛋大小的马铃薯,在泥土里拥挤的不得了,有的`都已经挤出到泥土外边了,我还用妈妈的手机拍了几张马铃薯钻出泥土的照片呢,真的太神奇了,我想可能是因为瓶子太小了,空间不够才会都几到外边了,看到自己亲手种的种子已经开花结果,我太开心了。等下次在种我就让妈妈给我准备一个大一点的盆子种,这样空间大了,他们就不会被挤到外边来了,我想肯定长的还要好呢!
以前妈妈对我说过一句话叫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开始我不懂是什么意思,现在我已经明白了一些,我想只要付出了努力就会有一定的收获的。
观察植物的日记 篇5
9月5日晴
今天,妈妈给我带回一粒扁豆小种子,我高兴极了,心想:太好了,我可以种扁豆了。立刻,我找来一个精致的花盆,从院子里挖些泥土放进去,然后让这个“文弱的小姑娘”在盆子定居下来了。从此,我的'希望和种子一块生根发芽。每天,我两只眼睛都会盯着花盆,心里暗暗祈祷:快快长大吧,长多多的扁豆给我吃噢。
观察植物的日记 篇6
3月1日
今天,我拿了一块大蒜,把外表的一层白皮轻轻地剥去;然后找了一个空矿泉水瓶,把上边那一大块剪去,只剩下底下的一部分;接着倒了二分之一的水,再把大蒜放进去。知道我在干什么吗?对了!我在种大蒜。
3月2日
今天,我发现大蒜的头儿上,冒出一点点绿色。大蒜要发芽了!我连忙换了一瓶水,发现的根长长了,我拿尺一量,根只长长了一点点,大约有1毫米。
3月4日
今天,我来看我的大蒜,啊,大蒜发的芽在前天才朦朦胧胧的'一小点,看不太清楚,而今天绿芽已经钻出来了,一共有两根,长约7毫米。我怕水中的养分不够,又把水换了。
3 月5日
今天,我发现大蒜的绿芽长长了,约有1厘米长,另外一根长的比较快,总共长1。3厘米。我换水时,经过测量发现蒜根长了4毫米,共长了5毫米。
3月6日
今天,我发现大蒜长得好软弱。可能是营养不良,我便给它加了二颗复合肥,希望它能快些长大,希望它能长得健壮。
3月8日
今天,我发现大蒜的小绿芽真的长高一些了,而且也比较健壮了,我高兴极了,连忙再加一粒复合肥去,生怕水中的养分不能满足大蒜的生长。我又发现那两根小绿芽又长长了1厘米,长得最高的有2。5厘米,长得有点矮的有2厘米长。蒜根也成了盘旋状。
3月9日
今天,我发现大蒜的绿芽长了3毫米,最高的有2。9厘米,中间的有2。3厘米,最矮的6毫米长。蒜根我无法用尺量,因为根是旋起来的,我估计有6毫米长。
3月10日
今天,我发现这3根绿芽中又钻出了一根还不到1毫米的小绿芽,我又加进去一粒复合肥。我拿尺一量,最长的已有3厘米长,可还是太软弱了,可能是营养不良和阳光不足的原因罢?于是我把它栽在花盆里,放在阳台上能晒太阳的地方,让它能有足够的养分和阳光。有了坭土和足够的阳光,它一定会长得更快更好!
观察植物的日记 篇7
如果真正读懂了一株植物,那么,面对它,就是面对整个世界。
《植物传奇》是一本引导人如何爱上植物,如何由一株植物看到整个世界的书。作者沈苇生于江南,流连在乌鲁木齐,因为热爱,他怀着一颗诗人之心,踏遍新疆辽阔的土地,最后选择了丝绸之路上的20余种植物,一一讲述它们的生态、习性、身世、传说、宗教、文化……
作者的爱,不仅仅是抽象的、诗意的想象,更是经由植物的血管和根茎,深入大地,回溯起源,思考今生。
在吐鲁番的葡萄园,作者体会到的是一种生死打量:高处的墓地和低处的村庄互为视角;从葡萄到葡萄浆,犹如一次肉身到精神的过度;而葡萄干,则是岁月的“干尸”。
胡杨也是。“生与死在胡杨林中唇齿相依,是一种同在与混融。”从赖以生存的家园,到荒枯的孤岛,一代代人从这里漂
泊迁出,一代代人留下记忆,湮灭身份,痕迹被流沙抹平如新,只留下凭吊无依空怅惘的后人。
天山深处成排的.云杉森林,让人恍入教堂,感受着神圣和震颤:因为它们“是人类宗教建筑的原型,人类最初的神殿,保留了原始的天籁。(夏多布里昂语)”既让人怀揣恐惧,又能提供神殿般的庇护。
新疆第一调料孜然,闻到它,似乎就闻到了古老新疆的味道。伴随这烤肉飘香时的滋滋声响,孜然以最世俗最民间的方式,飘进人们的胃、肠、神经、大脑。于是,它和当地人之间,形成了一种长久而纯粹的信任。
而苹果,不是今天我们所认识的又圆又大的苹果,而是被驯化前、存在了20xx多万年的野苹果,我们不知道,它还有着酸、苦等多种滋味,也有长的、扁的多种形状,这种演化和失去野性的过程,似乎也潜藏着整个人类的某种危机。 ……
从丝绸之路走来,跨越天山南北,跟随作者,沿途与它们一一相遇,虽无言语,但体会它们独特的美,看清与之相映的面容,就能清晰地感受到自然的恩赐和馈赠。其实,每一株植物的根系,都牵连着大千世界的末梢神经。它们的历史比人类久远,还演绎过多少我们不知道的传奇?它们经风历雨,给予过我们多少或明或隐的启示?一本书能容下的,实在太少。
所以,感动和敬仰的,其实是作者这种爱与尊重的态度。对植物如此,对世间万物,亦如此。
观察植物的日记 篇8
一天傍晚,我和爸爸一起去田地观察植物。
我们先来到玉米地,爸爸撕下一片叶子给我看,然后指着叶子上叶脉对我说:“儿子,你看它叶脉,这种叶脉叫平行脉,它根是须根系,这是单子叶植物特点”。爸爸边说边让我看地里裸露玉米根。我不知道单子叶植物是什么东西?爸爸又告诉我,单子叶植物种子只有一片子叶,如玉米、大米、麦子等,它们种子子叶都只有一片。而花生、大豆、豌豆等植物,它们种子子叶有二片,那叫双子叶植物。我们边走边说来到一块菜地,爸爸拔起一颗小菜递给我,让我和刚才比较。爸爸说“双子叶植物叶脉叫网状脉,它根是直根系,它有一条主根。这是双子叶植物特点”。爸爸接着告诉我:植物分为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等五种,我们刚才看过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都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也叫绿色开花植物,所有开花植物都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着,比如花生,种子外面还有花生壳包着。如果植物种子外面没有果皮,那这种植物叫裸子植物,比如松树,柏树等。
看完了被子植物,爸爸又带我去找蕨类植物。我们找了好长时间,终于在一幢房子后面墙角发现了几株不知名植物,爸爸把它折了下来,递给我看。爸爸说他也不知道它名字,但知道它是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是没有种子,它是靠孢子繁殖。爸爸还说等它有了孢子就带我来看,让我懂得什么是孢子。这时候天已经黑下来了,爸爸说“儿子,时候不早了,我们回家吧”。我拔了一株蕨类植物标本就和爸爸回家了。
到家后我拿着标本去问妈妈,妈妈说这是蕨类植物,我问妈妈怎么知道,妈妈说她是生物系毕业,连这个都不知道话就不用当科学老师了。这时候,爸爸叫我了,原来爸爸把几颗黄豆和荞麦泡在水里,让我比较它们子叶。通过观察和比较,我已经能理解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了。
我喜欢观察植物。
【观察植物的日记】相关文章:
关于观察植物的日记观察日记植物03-30
植物观察日记10-25
植物观察的日记11-12
植物观察日记07-10
植物观察日记07-10
植物观察日记07-10
植物观察日记07-10
植物观察日记07-10
植物观察日记07-10
植物观察日记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