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日记

时间:2024-10-17 01:19:50 观察日记 我要投稿

【精品】观察日记模板合集九篇

  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又过去了,想必大家都学习了不少新知识,这时候,最关键的日记怎么能落下。日记写什么内容才新颖、丰富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观察日记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品】观察日记模板合集九篇

观察日记 篇1

  漫步小区,我发现了小区的枫树有了大变化。突然想起了叶老师的一个观察作业,于是我选定它为对象,开始观察。

  第一天,我来到枫树下观察,叶子绿油油的,如同一片绿地毯。那叶子绿的那么新鲜,看着十分舒服!阳光洒在叶子上,好像许多小精灵在上面跳跃着。

  起初几天,枫树叶子没有什么变化。等下过一夜雨后的第二天,我迫不及地起床,跑到窗边,趴在窗台上向下望。“呀!”我惊讶地说;“妈妈,树变黄啦!”是的,跟几天前对比,确实有了变化,更明显的`变化在树顶上——许叶子已经呈现了红色!

  半个月过去了,大部分都变黄了。可还有一些小叶子始终不肯脱下它们的“青棉袄”。

  我耐心地等待了许多天,终于有一枝头上的叶子全掉了。和第一天的景象对比,变化可真是大呢!渐渐的,它们披上了红衣裳。

  一天天过得真快!老师规定的观察日期到了。现在小区枫树的叶子红似火,真可以说是“霜叶红于二月花”了!它虽不比春天的花美,也不比夏天的叶绿,可我却依然很喜爱它!

  观察作业结束了,可我每次经过枫树旁都会和它打个招呼,它有时也会在在那儿“哗哗”回应我……和我一起唱着秋天火热的歌!

观察日记 篇2

  去年,我在学校门口买了一盒蚕宝宝。一个透明的圆形冰激凌盒子,盒底铺了一片片绿油油的桑叶,桑叶上是白白的蚕宝宝。一只只白白胖胖的身体,大大的头,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真可爱!

  蚕宝宝吃得好多呀,我和妈妈在河边摘了一袋桑叶,才够它们吃几天的。有一天,两只蚕宝宝乖乖的呆在两片桑叶上不动了,它们的头上蒙上一层层白色的丝,结成了蚕茧。最后蚕宝宝彻底消失了,却从蚕茧中拱出两只飞蛾。我以为是飞蛾吃了蚕宝宝,就整天带着恨恨的眼光盯着飞蛾,伤心地怀念可爱的蚕。

  过了几天,飞蛾生下来许多小籽,有灰的、有黑的、还有黄的,五颜六色、五彩缤纷。我心想:“不会是大蛾子生下了它的'宝宝小蛾子吧?”带着疑问我跑去问妈妈,妈妈笑着回答道:“蚕宝宝长大了呀就会变成蛾子,它生下的籽,就是更小的蚕宝宝。”听完我才恍然大悟。

  可过了一个月,小蚕籽还没有破壳而出,我想:“小蚕宝宝一定是因为天冷冻死了。”本身它出生时我很快乐,可现在它死了,又让我闷闷不乐。

  事隔半年,现在已经入春了。我猛地打开盒子,看见那些籽,都成了黑色的小蚕宝宝。小小的、黑黑的身子,在桑叶里扭动着身躯

观察日记 篇3

  昨天上午,我在菜地里捉到一只蜗牛,就把它带回来观察。蜗牛缩在它的壳里,怎么也不肯出来,真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我心想:“我一定要让蜗牛出来。”我查了书,知道了蜗牛一碰到水就会慢慢从壳里出来。我拿了一个小花盆,里面盛了点水,把蜗牛放进去,蜗牛慢慢露出了身子。蜗牛的'身体上没有脚,只有腹足。头上长着一对长长的眼睛,很像“扫描仪”。身上驮着一栋房子——它的壳,看上去挺可爱的。

  今天早上我起床的时候,蜗牛已经不见了踪影,我四处寻找,最后在我家的开关上找到了蜗牛,看来,蜗牛爬得也不算慢啊!听说蜗牛的体内有黏液,这是真的吗?我想做个试验。我在花盆蒙上了一层纱布,等我写完作业,蜗牛已经“倒立”在纱布上了,我把蜗牛轻轻地拽了一下,咦,怎么拽不动?我又使劲地拽了一下,哎呀,纱布上怎么有一层黏黏的东西,这就是黏液吧。

  通过这次观察蜗牛,我不仅知道了蜗牛的习性,还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都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

观察日记 篇4

  中午吃完饭休息看书的时候,看到几位小朋友坐立不安,甚至离开了自己的座位在打打闹闹,我当时非常生气,就走过去严厉地对他们说:“你们怎么回事,又要讲话吵吵闹闹了!”在等所有的小朋友吃完午饭散步的时候,又是他们几个不好好走,讲讲话,你推我搡的样子,看了真的让人生气。在教学活动中,我请孩子们画画,就听到有人叽叽喳喳的说话,一看又是他们几个,王俊毅还骄傲的对我说:xxx是不会画画的,画得好难看啊……这使我感到很纳闷:为什么捣蛋的总是他们呢?

  想来想去我还是觉得自己做的不好,我总是批评那些所谓的爱捣蛋的孩子,使他们受到心理暗示,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永远也改不了,所以也就不会想到去改变自己的行为。我想如果我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他们,而是信任他们,告诉他们怎样做是不对的.,那么孩子们的表现就会有很大的改观。如果从他们的身上找到他们所特有的闪光点,比如做操很漂亮,睡觉很乖等等,让他们知道原来自己也有值得老师鼓励的地方。

  一个孩子表现的好坏有时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他的评价,教师的定位能决定孩子的表现,更能改变孩子的表现,所以我们尽量不要给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让他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观察日记 篇5

  清晨的声音像一股清泉,缓缓地流入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偶尔也会“泛”起“涟漪”,打破这平静的一切……

  鸟 鸣

  清晨少不了鸟的.鸣叫,那般清脆欲滴,总会在我倚枕倾听之时,穿过我的耳朵,流入我的心田。我的灵魂随着鸟鸣而飞向九霄云外,飘呀飘呀,像是蒲公英,飘到清晨的每一个角落。鸟鸣像一条线穿入我的心,在我的血液中流淌,那鸣叫把我的心紧紧牵住,永不放开。鸟儿的声音愈来愈响,我的无数个毛孔也慢慢地张开,仿佛在迎接着那鸣叫流入体内。

  树叶声

  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我已没有睡意,倚枕倾听窗外的声音。“沙沙、沙沙”细小的声音若有若无,它就像一只小蚂蚁,爬入我耳朵,在我耳膜里跳舞。我屏住呼吸,怕我的呼吸声打断这细小的声音。树叶与树叶互相摩擦,

观察日记 篇6

  我以似乎永不改变的水月,凝望那榕树,绿叶下垂着千缕万缕的思绪,光阴里雨水碎落在黑发上。我听见昨日的细语在呢喃。

  20xx年9月1日 星期一

  这天早晨我被父母牵着手来到学校,我不情愿地进入陌生的教室,我开始怀念那些无忧无虑的幼稚。每一抬头就看见窗外的榕树,投我以恍惚的绿意。

  老师站在讲台上说着什么,可是我还未能专注地看着老师,我甚至不知道她将要带着我们走过六年的花开花落。

  下课铃有一种格外优美的音色,我寂静地坐在草坪边看着被秋风拂过的榕树,这一年树叶间的丝绒还没有垂下,绿叶呼啸着翻飞过这一刹那。

  20xx年3月30日 星期五

  春风拂面里我拿着本子俯视着榕树,亘古不变的绿叶依然翠绿如初,翠绿如我的光阴。

  我在三楼的教室里,透过无形的窗子,我看见榕树垂下柔软的丝,风吹动时掀起层层叠叠的叶片,暗淡的天空掠过绵延的云朵,雨丝覆落在窗子上,恰似这样袅袅婷婷的三月。风声呼啸,单薄的日记本里春燕清脆的啼啭荡漾。

  20xx年6月21日 星期六 夏至

  离开了小学,我在校门前徘徊,榕树的碧绿被灰白的空气笼罩,叶的'摇动与丝丝缕缕悠长的细枝,都有一种苍白的姿态。

  浮躁的天气里我向这一段年轮挥手,记忆戛然得让无边的年华汇聚成回忆。在早晨我们唱着《you are my sunshine》,而转眼间便已成往昔。

  2xxx年6月14日 星期日

  我坐在榕树旁,灿烂阳光斑驳地落在地上;芳草正离离,阳光也依然灿烂如初,四季的流转如此匆匆,沧海桑田,榕树也随春光夏雨秋风冬雪而苍老。月圆月缺,只有我似乎未曾改变。

  有所改变吗?那年秋季的我坐在这里,寂静地看着同一棵榕树。。

  翠绿的叶子正如当初我凝望的颜色。年华易老?就像荷田里灿烂的芙蓉,秋霜里凋零,然后静静等待下一场暑风唤醒她。

  那一天我翻着我的日记,深蓝的墨水忧郁地歌咏所有的足迹,扉页上写着“无可奈何花落去”。然而那样无暇的回忆里,我的年华从未曾改变,就像这千古不变的灿烂的阳光。

观察日记 篇7

  5月9日星期日阴转晴

  昨天上午,王燕翔用一把从外面拾来的小铁铲来挖泥土。听他说,他在树丛旁挖洞是为了寻找蚯蚓。我说:现在怎么会有蚯蚓呢?那么热!可他仍然在往泥土里挖着,要找到埋在土里的蚯蚓。

  我不阻止他了。过了几分钟,王燕翔惊奇说:看,有蚯蚓!我听见了,顾不上我的事情了,飞快地凑过去,问:蚯蚓!?哪儿?快,快给我看一看啊!

  他顺手指给我看。只见那蚯蚓在王燕翔的小铁铲里动,里面还有一些泥土。他把蚯蚓放在地上,要我们一起来观察。蚯蚓在向有泥土的地方爬,大概是要吃泥土呢!但是,他不吃土,而是爬向草地。我见了,急忙取出一根树枝挡住它的去路。蚯蚓见到了,以为我在逗它,就在那疯跳舞,我吓了一大跳,毛骨悚然地丢开树枝,对王燕翔说:你看,这不吓人?哇,是的,很吓人!说完,他转身去挖蚯蚓了。

  你看,右边的`泥土旁有一条蚯蚓!果然不出我所料,泥土里藏着一条蚯蚓。它不停地动着,似乎想要掉下来。

  瞧,这就是我观察蚯蚓的记录!

观察日记 篇8

  1蒜苗观察日记

   10月11日 星期日 天气 阴

  今天,我放学回家。心想:蒜苗应该长很高了吧!

  我来到窗台一看,果然蒜苗长到半尺多高。它的颜色非常新鲜,叶子是浅绿色的。

  妈妈说:“这样就可以割下来吃了”她还说:“今天给我做一道菜——蒜苗炒肉。”我猜一定很好吃。因为,这是我自己亲手种的蒜苗。

  晚上,妈妈真做了这道菜,果然很好吃。

  2蒜苗观察日记

  今天,我来到小宋家,看到他的爸爸正在拔蒜苗,我们正好也无聊,于是我们便去帮忙了。叔叔对我们说:“拔蒜苗时要先把叶子抽掉,然后再用手指甲在上面刺一条缝,接着再剥开,最后在蒜苗的底部一掐,一颗蒜苗就成了成品,但千万不要在剥皮的时候把蒜苗搞断哦!”“好”!我们异口同声地说。看到我们口口声声的发誓,叔叔便去收那些绿油油的生菜去了。我们来到了“战场”我先找了一颗肥的,而小宋却找了一颗瘦的,我们先剥了蒜苗的皮,紧接着又抽了它的叶子,最后便是最难的了,把蒜苗从剩下的皮中“解救”出来,我先用指甲在上面刺了一道小口,然后用双手的大拇指拉住小口的两边,再用力一撕,白绿相间的一颗小蒜苗便出来了,仔细端详这可真是一件“艺术品”蒜苗的最上端是深绿色的,然后颜色慢慢变淡,绿色、淡绿、浅绿……最后便成了白色,而且白的没有一点儿瑕疵,这可不是一般艺术家能做出来的。再看一看他那边的情况,结果是:他的那一根都断成三截,这时他对我说:“你看”,断掉的地方有水,我一看,果真有一颗晶莹剔透的水珠挂在断裂的地方,再闻一闻这真是天然的消毒液,我们辛苦奋斗了半个小时,一看结果,才二十三根!到了晚上,我们刚刚拔下来的蒜苗成了美味可口放的'一盘菜菜,咬一口,鲜嫩多汁,真不愧是自己种的,天然、有机、无污染的绿色蔬菜,太好吃了!

  3蒜苗观察日记

  11月26日星期二晴吃过晚饭,妈妈叫我和姐姐剥蒜瓣,不一会儿就剥好了。她把那些白白胖胖的大蒜挑出来做种子。我和姐姐在旁边当参谋,妈妈选中了谁剥的那瓣蒜,谁就美滋滋的。妈妈找来一个空盆子,在里面铺上一层棉花,把蒜瓣摆在上面,说:“铺上棉花,蒜苗的根就会扎进去,不容易倒。”然后,她又往盆子里浇水。我想蒜瓣的头上光秃秃的,只浇水,而不用土,它们能健康的生长出蒜苗来吗?11月27日星期三晴刚过一天,蒜瓣的顶端就裂开了,露出了一点浅绿色的芽儿,像小鸡从蛋壳里刚伸出来的小嘴,用手一摸软乎乎的。再看它们的根部已经长出了一些短短的须根,还没扎到棉花里,我担心它们扎不进去,就把它们一根根慢慢地往棉花里塞,妈妈看见了,连忙走过来说:“不要这么弄它们,不然全会被你弄死的。”我说:“那怎么办,它们容易倒!”妈妈笑着说:“过几天,等根长大了,就不会倒了。”听了妈妈的话,我放心了。这时,我又提到了昨天的问题,妈妈回答道:“蒜瓣里本来就保存着养料,只要温度适当,加上水分,空气,阳光,没有土照样生长。”哦,原来是这样啊。我心中的谜这才解开了。11月28日星期四晴转眼间,两天过去了。蒜苗长到了1厘米高,须根像根钢丝似的直扎进棉花里,我一边看一边想,妈妈说得真对!在这些蒜苗中,有一棵长得又高又壮,好像是“穆铁柱”;有一棵长得最矮,好像没有充分的养料似的。12月2日星期二晴今天,蒜苗的头上都裂开了一条缝,我心急如焚,以为蒜苗要生病了呢。妈妈说:“这是分片,就是小叶从大叶中钻出来啦。”这真是虚惊一场。12月5日星期五晴蒜苗长得很快,我好像每天都听见它们在“唰唰”往上长的声音。那白玉般的茎,簇拥在一起,活像一片小竹林;那牢牢的须根紧紧地扎入棉花中,纵横交错,紧紧的钩织在一起,就是用手拉也拉不开它们。妈妈说:“该把棉花拿掉了,因为棉花缠住了根,又挡住了根接受阳光,时间长了,蒜苗就会干枯的。”说着,便小心翼翼地把棉花拿掉了。12月6日星期六晴蒜苗已经长的半尺多高了。这盆蒜苗,中间长得高,四周长得低,形态很好看。到了晌午,妈妈拿了把剪刀朝着盆蒜苗走来。我问:“妈妈,您干什么?”妈妈说:“该剪蒜苗了,再不剪,就老了。”我惋惜地说:“唉,好不容易长这么大,剪掉多可惜呀!”妈妈笑着说:“蒜苗剪完还会再长新的的。”妈妈剪蒜苗的时候,故意留下1厘米,为的是让它再生长下去。晚饭时,妈妈把蒜苗放进菜里,香气入鼻,菜格外鲜。原来蒜瓣有这么大的作用啊!

  4蒜苗观察日记

  小蒜苗快长大(一)发芽了星期三早晨,我和爸爸一起种下了九瓣蒜,把它们放在窗台上太阳能晒到的地方。下午一放学,我就兴奋地跑去看那些蒜。我发现它们头上冒出了一个一个小白点。咦,蒜怎么了?是不是生病了?还是长虫子了?我正要伸手去把小白点掰下来,爸爸急忙用手挡住了我。我问:“爸爸,你为什么阻止我给它治病?”“治病?治什么病?”我一本正经的说:“你看,它们头上长了小虫,那不是病了吗?”这话可把爸爸给笑坏了,他说道:“那就是咱们要观察的蒜芽呀!你把她摘了咱们还观察什么呀?”我这才恍然大悟,才刚刚一天,蒜就发芽了?(二)长“胡须”了第三天早晨,我又去看蒜苗长的怎么样了。我一看,蒜上面的小芽已经发绿了,有的已经长了一厘米高了。我十分高兴。可是蒜好象有人动过似的,有的往左边斜,有的往右边歪。肯定是爸爸这个“坏蛋”干的,我心里很不舒服。于是我决定把它们整理一下。我先把一瓣蒜从花盆里拿出来,我惊奇地发现靠沙土的地方长出了一些像胡须似的东西,吓得我扔下它,扭头就跑。爸爸见我一脸的惊慌,好奇地问:“怎么啦,怎么啦?”“不好啦,爸爸。”我上气不接下气得说,“蒜长出了白胡须,比虫子还可怕呢!”爸爸跑去一看恍然大悟,笑的前俯后仰的,他边笑边说:“那是它长出的须根呀!”说完我们俩都笑了起来。(三)又长了许多我发现我的小蒜苗越长越高了,芽分成了两个小叶,全变绿了。我轻轻得试图提起一棵蒜苗,长得好结实呀。原来它们的根慢慢地连成一个大网,互相牵着手多像好朋友呀。我知道蒜在适合的环境里会长出小苗,还会长出许许多多的“胡须”。它们和我一样,一天天地成长!

  5蒜苗观察日记

  20xx年1月8日今天我和妈妈剥蒜时,发现了一个长出白芽的,我把它泡在了装有水的碟子里。20xx.1.9今天,我发现白芽长长了一点,根部有一些小须须,向水母的四肢。20xx.1.10今天,我看见蒜横躺在水里,但是芽却往上卷着长,芽里露出了小绿尖,根长了,也略粗,两边的长,中间的短些。有点象山羊的胡须了。20xx.1.11今天,蒜苗的根在水里长长了许多,绿芽也长了有1厘米了。把它的根朝上拿在手中看象个人头,把它横着放看象糖果。20xx.1.12蒜苗的颜色变的深了,在这深绿的长苗的一侧中开了一条缝,中间又有一个小芽,真象娃娃裂开嘴笑了,又象妈妈把小宝宝抱在怀里。长苗有3厘米长,里面小绿芽有2厘米长,根最长的有3厘米。把蒜倒过来看,像个老爷爷,根是老爷爷的头发,芽是老爷爷的长胡子,蒜当然就是老爷爷的脸喽。20xx.1.13今天,我又有新的发现,那片大叶子又长长了,有5厘米,那口开的更大了,像张开的大贝壳,里面的小叶子也有4厘米了,准备和大叶子妈妈分开,根倒没长多长,还是老样子。20xx.1.14今天,叶子彻底分开了,大叶子开的口向着小叶子,小叶子开的口向着大叶子,像妈妈和孩子在说话。

  6蒜苗观察日记

  第一天吃过晚饭,妈妈就开始剥蒜瓣。啊!要种蒜苗了,我非常高兴。妈妈选了一些白胖胖的大蒜瓣作种,我在旁边帮着妈妈选种。选好种,妈妈拿来一个空盘子,把选好的蒜种一个紧挨一个摆在盘子里,然后浇上了水。我心想:“蒜瓣的头光秃秃的,不用土,只浇水,它们能长出蒜苗来吗?”第三天刚过了两天,蒜瓣的顶端就裂开了,露出了一点浅绿色的芽儿,像小鸡从蛋壳里刚伸出来的小嘴,用手一摸,软乎乎的。再看它们的根部,已长出了一些短短的须根,立在盘子里。我害怕蒜瓣倒了,就把它们一个一个往下按。妈妈看见了,说:“小傻瓜,别按了,会把它们弄死的。”我忙问:“那怎么办?它们容易倒啊。”妈妈笑着说:“过几天,根长长了,就不会倒了。”听了妈妈的话,我放心了。我又想到第一天的问题,就问妈妈。她说:“蒜瓣本身就有养料,只要温度适当,有充分的阳光、空气,没有土照样生长。”噢,原来是这样,我心中的谜解开了。第五天转眼间,蒜苗长到一厘米高了,须根像细线似地缠绕在盘子里。在这些蒜苗中,有一棵长得又高又壮,像“穆铁柱”,我就给它点了个红点,算是鼓励;有一棵长得最矮的,我给它点了一个蓝点,希望它努力赶上。今天,蒜苗上出了小瓣,我以为它病了。妈妈说:“那是分叶呢。”我才知道是一场虚惊。第十天蒜苗长得很快,我每天好像都听到它们“刷刷刷”向上长的声音。那白玉般的茎,碧绿的叶子,拥在一起,活像一片齐刷刷的小竹林。那长长的须根都牢牢地立在盘子上,纵横交错,紧紧地交织在一起,就是用手扯也扯不开了。第十四天蒜苗已经长到半尺多长了。妈妈说:“可以吃了,再不吃就老了。”妈妈剪蒜苗的时候,故意留下了一厘米,为的是让它继续长。吃着自己种的蒜苗,我的心里甜丝丝的。

观察日记 篇9

  大家都很熟悉爬山虎吧。你们知道吗?爬山虎还有好玩、有趣的别名。如:地锦、飞天蜈蚣、假葡萄藤等,也称巴山虎、常青藤。

  在我家楼后面的几座楼上和我学校西边的墙上都有爬山虎。它的叶子密密麻麻,就像一个个非常要好的兄弟们挨挨挤挤地生活着。叶子一顺儿朝下,那清爽的颜色真让人感到舒服。

  春天,它长的郁郁葱葱。嫩绿的叶子如同给楼房穿上了一件绿色的衬衫;夏天,它开起了黄色的花。似乎是它脱掉了衬衫,换上了黄绿色的裙子;秋天,它又变了,发黄的叶子就好像又换上了一件橙色的外套,看起来更漂亮了;冬天,虽然叶子落完了,可是美丽的.雪花挤在一起,为它做了一件厚厚的白棉袄。

  我觉得,爬山虎就像一个努力不懈的人:不管有多少磨难,只要有阳光它总是不停地向上爬!我们应该学习爬山虎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精品】观察日记模板合集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观察日记】相关文章:

观察日记 观察日记06-03

观察日记观察黄豆日记05-17

吊兰观察日记 吊兰的观察日记03-31

观察日落的日记 观察日落的日记04-02

观察日记动物 观察小狗的日记04-01

观察桂花观察日记04-06

观察乌龟的观察日记04-08

观察动物观察日记10-14

观察蜗牛的观察日记04-06

观察的日记_日记01-10

【精品】观察日记模板合集九篇

  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又过去了,想必大家都学习了不少新知识,这时候,最关键的日记怎么能落下。日记写什么内容才新颖、丰富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观察日记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品】观察日记模板合集九篇

观察日记 篇1

  漫步小区,我发现了小区的枫树有了大变化。突然想起了叶老师的一个观察作业,于是我选定它为对象,开始观察。

  第一天,我来到枫树下观察,叶子绿油油的,如同一片绿地毯。那叶子绿的那么新鲜,看着十分舒服!阳光洒在叶子上,好像许多小精灵在上面跳跃着。

  起初几天,枫树叶子没有什么变化。等下过一夜雨后的第二天,我迫不及地起床,跑到窗边,趴在窗台上向下望。“呀!”我惊讶地说;“妈妈,树变黄啦!”是的,跟几天前对比,确实有了变化,更明显的`变化在树顶上——许叶子已经呈现了红色!

  半个月过去了,大部分都变黄了。可还有一些小叶子始终不肯脱下它们的“青棉袄”。

  我耐心地等待了许多天,终于有一枝头上的叶子全掉了。和第一天的景象对比,变化可真是大呢!渐渐的,它们披上了红衣裳。

  一天天过得真快!老师规定的观察日期到了。现在小区枫树的叶子红似火,真可以说是“霜叶红于二月花”了!它虽不比春天的花美,也不比夏天的叶绿,可我却依然很喜爱它!

  观察作业结束了,可我每次经过枫树旁都会和它打个招呼,它有时也会在在那儿“哗哗”回应我……和我一起唱着秋天火热的歌!

观察日记 篇2

  去年,我在学校门口买了一盒蚕宝宝。一个透明的圆形冰激凌盒子,盒底铺了一片片绿油油的桑叶,桑叶上是白白的蚕宝宝。一只只白白胖胖的身体,大大的头,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真可爱!

  蚕宝宝吃得好多呀,我和妈妈在河边摘了一袋桑叶,才够它们吃几天的。有一天,两只蚕宝宝乖乖的呆在两片桑叶上不动了,它们的头上蒙上一层层白色的丝,结成了蚕茧。最后蚕宝宝彻底消失了,却从蚕茧中拱出两只飞蛾。我以为是飞蛾吃了蚕宝宝,就整天带着恨恨的眼光盯着飞蛾,伤心地怀念可爱的蚕。

  过了几天,飞蛾生下来许多小籽,有灰的、有黑的、还有黄的,五颜六色、五彩缤纷。我心想:“不会是大蛾子生下了它的'宝宝小蛾子吧?”带着疑问我跑去问妈妈,妈妈笑着回答道:“蚕宝宝长大了呀就会变成蛾子,它生下的籽,就是更小的蚕宝宝。”听完我才恍然大悟。

  可过了一个月,小蚕籽还没有破壳而出,我想:“小蚕宝宝一定是因为天冷冻死了。”本身它出生时我很快乐,可现在它死了,又让我闷闷不乐。

  事隔半年,现在已经入春了。我猛地打开盒子,看见那些籽,都成了黑色的小蚕宝宝。小小的、黑黑的身子,在桑叶里扭动着身躯

观察日记 篇3

  昨天上午,我在菜地里捉到一只蜗牛,就把它带回来观察。蜗牛缩在它的壳里,怎么也不肯出来,真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我心想:“我一定要让蜗牛出来。”我查了书,知道了蜗牛一碰到水就会慢慢从壳里出来。我拿了一个小花盆,里面盛了点水,把蜗牛放进去,蜗牛慢慢露出了身子。蜗牛的'身体上没有脚,只有腹足。头上长着一对长长的眼睛,很像“扫描仪”。身上驮着一栋房子——它的壳,看上去挺可爱的。

  今天早上我起床的时候,蜗牛已经不见了踪影,我四处寻找,最后在我家的开关上找到了蜗牛,看来,蜗牛爬得也不算慢啊!听说蜗牛的体内有黏液,这是真的吗?我想做个试验。我在花盆蒙上了一层纱布,等我写完作业,蜗牛已经“倒立”在纱布上了,我把蜗牛轻轻地拽了一下,咦,怎么拽不动?我又使劲地拽了一下,哎呀,纱布上怎么有一层黏黏的东西,这就是黏液吧。

  通过这次观察蜗牛,我不仅知道了蜗牛的习性,还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都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

观察日记 篇4

  中午吃完饭休息看书的时候,看到几位小朋友坐立不安,甚至离开了自己的座位在打打闹闹,我当时非常生气,就走过去严厉地对他们说:“你们怎么回事,又要讲话吵吵闹闹了!”在等所有的小朋友吃完午饭散步的时候,又是他们几个不好好走,讲讲话,你推我搡的样子,看了真的让人生气。在教学活动中,我请孩子们画画,就听到有人叽叽喳喳的说话,一看又是他们几个,王俊毅还骄傲的对我说:xxx是不会画画的,画得好难看啊……这使我感到很纳闷:为什么捣蛋的总是他们呢?

  想来想去我还是觉得自己做的不好,我总是批评那些所谓的爱捣蛋的孩子,使他们受到心理暗示,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永远也改不了,所以也就不会想到去改变自己的行为。我想如果我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他们,而是信任他们,告诉他们怎样做是不对的.,那么孩子们的表现就会有很大的改观。如果从他们的身上找到他们所特有的闪光点,比如做操很漂亮,睡觉很乖等等,让他们知道原来自己也有值得老师鼓励的地方。

  一个孩子表现的好坏有时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他的评价,教师的定位能决定孩子的表现,更能改变孩子的表现,所以我们尽量不要给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让他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观察日记 篇5

  清晨的声音像一股清泉,缓缓地流入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偶尔也会“泛”起“涟漪”,打破这平静的一切……

  鸟 鸣

  清晨少不了鸟的.鸣叫,那般清脆欲滴,总会在我倚枕倾听之时,穿过我的耳朵,流入我的心田。我的灵魂随着鸟鸣而飞向九霄云外,飘呀飘呀,像是蒲公英,飘到清晨的每一个角落。鸟鸣像一条线穿入我的心,在我的血液中流淌,那鸣叫把我的心紧紧牵住,永不放开。鸟儿的声音愈来愈响,我的无数个毛孔也慢慢地张开,仿佛在迎接着那鸣叫流入体内。

  树叶声

  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我已没有睡意,倚枕倾听窗外的声音。“沙沙、沙沙”细小的声音若有若无,它就像一只小蚂蚁,爬入我耳朵,在我耳膜里跳舞。我屏住呼吸,怕我的呼吸声打断这细小的声音。树叶与树叶互相摩擦,

观察日记 篇6

  我以似乎永不改变的水月,凝望那榕树,绿叶下垂着千缕万缕的思绪,光阴里雨水碎落在黑发上。我听见昨日的细语在呢喃。

  20xx年9月1日 星期一

  这天早晨我被父母牵着手来到学校,我不情愿地进入陌生的教室,我开始怀念那些无忧无虑的幼稚。每一抬头就看见窗外的榕树,投我以恍惚的绿意。

  老师站在讲台上说着什么,可是我还未能专注地看着老师,我甚至不知道她将要带着我们走过六年的花开花落。

  下课铃有一种格外优美的音色,我寂静地坐在草坪边看着被秋风拂过的榕树,这一年树叶间的丝绒还没有垂下,绿叶呼啸着翻飞过这一刹那。

  20xx年3月30日 星期五

  春风拂面里我拿着本子俯视着榕树,亘古不变的绿叶依然翠绿如初,翠绿如我的光阴。

  我在三楼的教室里,透过无形的窗子,我看见榕树垂下柔软的丝,风吹动时掀起层层叠叠的叶片,暗淡的天空掠过绵延的云朵,雨丝覆落在窗子上,恰似这样袅袅婷婷的三月。风声呼啸,单薄的日记本里春燕清脆的啼啭荡漾。

  20xx年6月21日 星期六 夏至

  离开了小学,我在校门前徘徊,榕树的碧绿被灰白的空气笼罩,叶的'摇动与丝丝缕缕悠长的细枝,都有一种苍白的姿态。

  浮躁的天气里我向这一段年轮挥手,记忆戛然得让无边的年华汇聚成回忆。在早晨我们唱着《you are my sunshine》,而转眼间便已成往昔。

  2xxx年6月14日 星期日

  我坐在榕树旁,灿烂阳光斑驳地落在地上;芳草正离离,阳光也依然灿烂如初,四季的流转如此匆匆,沧海桑田,榕树也随春光夏雨秋风冬雪而苍老。月圆月缺,只有我似乎未曾改变。

  有所改变吗?那年秋季的我坐在这里,寂静地看着同一棵榕树。。

  翠绿的叶子正如当初我凝望的颜色。年华易老?就像荷田里灿烂的芙蓉,秋霜里凋零,然后静静等待下一场暑风唤醒她。

  那一天我翻着我的日记,深蓝的墨水忧郁地歌咏所有的足迹,扉页上写着“无可奈何花落去”。然而那样无暇的回忆里,我的年华从未曾改变,就像这千古不变的灿烂的阳光。

观察日记 篇7

  5月9日星期日阴转晴

  昨天上午,王燕翔用一把从外面拾来的小铁铲来挖泥土。听他说,他在树丛旁挖洞是为了寻找蚯蚓。我说:现在怎么会有蚯蚓呢?那么热!可他仍然在往泥土里挖着,要找到埋在土里的蚯蚓。

  我不阻止他了。过了几分钟,王燕翔惊奇说:看,有蚯蚓!我听见了,顾不上我的事情了,飞快地凑过去,问:蚯蚓!?哪儿?快,快给我看一看啊!

  他顺手指给我看。只见那蚯蚓在王燕翔的小铁铲里动,里面还有一些泥土。他把蚯蚓放在地上,要我们一起来观察。蚯蚓在向有泥土的地方爬,大概是要吃泥土呢!但是,他不吃土,而是爬向草地。我见了,急忙取出一根树枝挡住它的去路。蚯蚓见到了,以为我在逗它,就在那疯跳舞,我吓了一大跳,毛骨悚然地丢开树枝,对王燕翔说:你看,这不吓人?哇,是的,很吓人!说完,他转身去挖蚯蚓了。

  你看,右边的`泥土旁有一条蚯蚓!果然不出我所料,泥土里藏着一条蚯蚓。它不停地动着,似乎想要掉下来。

  瞧,这就是我观察蚯蚓的记录!

观察日记 篇8

  1蒜苗观察日记

   10月11日 星期日 天气 阴

  今天,我放学回家。心想:蒜苗应该长很高了吧!

  我来到窗台一看,果然蒜苗长到半尺多高。它的颜色非常新鲜,叶子是浅绿色的。

  妈妈说:“这样就可以割下来吃了”她还说:“今天给我做一道菜——蒜苗炒肉。”我猜一定很好吃。因为,这是我自己亲手种的蒜苗。

  晚上,妈妈真做了这道菜,果然很好吃。

  2蒜苗观察日记

  今天,我来到小宋家,看到他的爸爸正在拔蒜苗,我们正好也无聊,于是我们便去帮忙了。叔叔对我们说:“拔蒜苗时要先把叶子抽掉,然后再用手指甲在上面刺一条缝,接着再剥开,最后在蒜苗的底部一掐,一颗蒜苗就成了成品,但千万不要在剥皮的时候把蒜苗搞断哦!”“好”!我们异口同声地说。看到我们口口声声的发誓,叔叔便去收那些绿油油的生菜去了。我们来到了“战场”我先找了一颗肥的,而小宋却找了一颗瘦的,我们先剥了蒜苗的皮,紧接着又抽了它的叶子,最后便是最难的了,把蒜苗从剩下的皮中“解救”出来,我先用指甲在上面刺了一道小口,然后用双手的大拇指拉住小口的两边,再用力一撕,白绿相间的一颗小蒜苗便出来了,仔细端详这可真是一件“艺术品”蒜苗的最上端是深绿色的,然后颜色慢慢变淡,绿色、淡绿、浅绿……最后便成了白色,而且白的没有一点儿瑕疵,这可不是一般艺术家能做出来的。再看一看他那边的情况,结果是:他的那一根都断成三截,这时他对我说:“你看”,断掉的地方有水,我一看,果真有一颗晶莹剔透的水珠挂在断裂的地方,再闻一闻这真是天然的消毒液,我们辛苦奋斗了半个小时,一看结果,才二十三根!到了晚上,我们刚刚拔下来的蒜苗成了美味可口放的'一盘菜菜,咬一口,鲜嫩多汁,真不愧是自己种的,天然、有机、无污染的绿色蔬菜,太好吃了!

  3蒜苗观察日记

  11月26日星期二晴吃过晚饭,妈妈叫我和姐姐剥蒜瓣,不一会儿就剥好了。她把那些白白胖胖的大蒜挑出来做种子。我和姐姐在旁边当参谋,妈妈选中了谁剥的那瓣蒜,谁就美滋滋的。妈妈找来一个空盆子,在里面铺上一层棉花,把蒜瓣摆在上面,说:“铺上棉花,蒜苗的根就会扎进去,不容易倒。”然后,她又往盆子里浇水。我想蒜瓣的头上光秃秃的,只浇水,而不用土,它们能健康的生长出蒜苗来吗?11月27日星期三晴刚过一天,蒜瓣的顶端就裂开了,露出了一点浅绿色的芽儿,像小鸡从蛋壳里刚伸出来的小嘴,用手一摸软乎乎的。再看它们的根部已经长出了一些短短的须根,还没扎到棉花里,我担心它们扎不进去,就把它们一根根慢慢地往棉花里塞,妈妈看见了,连忙走过来说:“不要这么弄它们,不然全会被你弄死的。”我说:“那怎么办,它们容易倒!”妈妈笑着说:“过几天,等根长大了,就不会倒了。”听了妈妈的话,我放心了。这时,我又提到了昨天的问题,妈妈回答道:“蒜瓣里本来就保存着养料,只要温度适当,加上水分,空气,阳光,没有土照样生长。”哦,原来是这样啊。我心中的谜这才解开了。11月28日星期四晴转眼间,两天过去了。蒜苗长到了1厘米高,须根像根钢丝似的直扎进棉花里,我一边看一边想,妈妈说得真对!在这些蒜苗中,有一棵长得又高又壮,好像是“穆铁柱”;有一棵长得最矮,好像没有充分的养料似的。12月2日星期二晴今天,蒜苗的头上都裂开了一条缝,我心急如焚,以为蒜苗要生病了呢。妈妈说:“这是分片,就是小叶从大叶中钻出来啦。”这真是虚惊一场。12月5日星期五晴蒜苗长得很快,我好像每天都听见它们在“唰唰”往上长的声音。那白玉般的茎,簇拥在一起,活像一片小竹林;那牢牢的须根紧紧地扎入棉花中,纵横交错,紧紧的钩织在一起,就是用手拉也拉不开它们。妈妈说:“该把棉花拿掉了,因为棉花缠住了根,又挡住了根接受阳光,时间长了,蒜苗就会干枯的。”说着,便小心翼翼地把棉花拿掉了。12月6日星期六晴蒜苗已经长的半尺多高了。这盆蒜苗,中间长得高,四周长得低,形态很好看。到了晌午,妈妈拿了把剪刀朝着盆蒜苗走来。我问:“妈妈,您干什么?”妈妈说:“该剪蒜苗了,再不剪,就老了。”我惋惜地说:“唉,好不容易长这么大,剪掉多可惜呀!”妈妈笑着说:“蒜苗剪完还会再长新的的。”妈妈剪蒜苗的时候,故意留下1厘米,为的是让它再生长下去。晚饭时,妈妈把蒜苗放进菜里,香气入鼻,菜格外鲜。原来蒜瓣有这么大的作用啊!

  4蒜苗观察日记

  小蒜苗快长大(一)发芽了星期三早晨,我和爸爸一起种下了九瓣蒜,把它们放在窗台上太阳能晒到的地方。下午一放学,我就兴奋地跑去看那些蒜。我发现它们头上冒出了一个一个小白点。咦,蒜怎么了?是不是生病了?还是长虫子了?我正要伸手去把小白点掰下来,爸爸急忙用手挡住了我。我问:“爸爸,你为什么阻止我给它治病?”“治病?治什么病?”我一本正经的说:“你看,它们头上长了小虫,那不是病了吗?”这话可把爸爸给笑坏了,他说道:“那就是咱们要观察的蒜芽呀!你把她摘了咱们还观察什么呀?”我这才恍然大悟,才刚刚一天,蒜就发芽了?(二)长“胡须”了第三天早晨,我又去看蒜苗长的怎么样了。我一看,蒜上面的小芽已经发绿了,有的已经长了一厘米高了。我十分高兴。可是蒜好象有人动过似的,有的往左边斜,有的往右边歪。肯定是爸爸这个“坏蛋”干的,我心里很不舒服。于是我决定把它们整理一下。我先把一瓣蒜从花盆里拿出来,我惊奇地发现靠沙土的地方长出了一些像胡须似的东西,吓得我扔下它,扭头就跑。爸爸见我一脸的惊慌,好奇地问:“怎么啦,怎么啦?”“不好啦,爸爸。”我上气不接下气得说,“蒜长出了白胡须,比虫子还可怕呢!”爸爸跑去一看恍然大悟,笑的前俯后仰的,他边笑边说:“那是它长出的须根呀!”说完我们俩都笑了起来。(三)又长了许多我发现我的小蒜苗越长越高了,芽分成了两个小叶,全变绿了。我轻轻得试图提起一棵蒜苗,长得好结实呀。原来它们的根慢慢地连成一个大网,互相牵着手多像好朋友呀。我知道蒜在适合的环境里会长出小苗,还会长出许许多多的“胡须”。它们和我一样,一天天地成长!

  5蒜苗观察日记

  20xx年1月8日今天我和妈妈剥蒜时,发现了一个长出白芽的,我把它泡在了装有水的碟子里。20xx.1.9今天,我发现白芽长长了一点,根部有一些小须须,向水母的四肢。20xx.1.10今天,我看见蒜横躺在水里,但是芽却往上卷着长,芽里露出了小绿尖,根长了,也略粗,两边的长,中间的短些。有点象山羊的胡须了。20xx.1.11今天,蒜苗的根在水里长长了许多,绿芽也长了有1厘米了。把它的根朝上拿在手中看象个人头,把它横着放看象糖果。20xx.1.12蒜苗的颜色变的深了,在这深绿的长苗的一侧中开了一条缝,中间又有一个小芽,真象娃娃裂开嘴笑了,又象妈妈把小宝宝抱在怀里。长苗有3厘米长,里面小绿芽有2厘米长,根最长的有3厘米。把蒜倒过来看,像个老爷爷,根是老爷爷的头发,芽是老爷爷的长胡子,蒜当然就是老爷爷的脸喽。20xx.1.13今天,我又有新的发现,那片大叶子又长长了,有5厘米,那口开的更大了,像张开的大贝壳,里面的小叶子也有4厘米了,准备和大叶子妈妈分开,根倒没长多长,还是老样子。20xx.1.14今天,叶子彻底分开了,大叶子开的口向着小叶子,小叶子开的口向着大叶子,像妈妈和孩子在说话。

  6蒜苗观察日记

  第一天吃过晚饭,妈妈就开始剥蒜瓣。啊!要种蒜苗了,我非常高兴。妈妈选了一些白胖胖的大蒜瓣作种,我在旁边帮着妈妈选种。选好种,妈妈拿来一个空盘子,把选好的蒜种一个紧挨一个摆在盘子里,然后浇上了水。我心想:“蒜瓣的头光秃秃的,不用土,只浇水,它们能长出蒜苗来吗?”第三天刚过了两天,蒜瓣的顶端就裂开了,露出了一点浅绿色的芽儿,像小鸡从蛋壳里刚伸出来的小嘴,用手一摸,软乎乎的。再看它们的根部,已长出了一些短短的须根,立在盘子里。我害怕蒜瓣倒了,就把它们一个一个往下按。妈妈看见了,说:“小傻瓜,别按了,会把它们弄死的。”我忙问:“那怎么办?它们容易倒啊。”妈妈笑着说:“过几天,根长长了,就不会倒了。”听了妈妈的话,我放心了。我又想到第一天的问题,就问妈妈。她说:“蒜瓣本身就有养料,只要温度适当,有充分的阳光、空气,没有土照样生长。”噢,原来是这样,我心中的谜解开了。第五天转眼间,蒜苗长到一厘米高了,须根像细线似地缠绕在盘子里。在这些蒜苗中,有一棵长得又高又壮,像“穆铁柱”,我就给它点了个红点,算是鼓励;有一棵长得最矮的,我给它点了一个蓝点,希望它努力赶上。今天,蒜苗上出了小瓣,我以为它病了。妈妈说:“那是分叶呢。”我才知道是一场虚惊。第十天蒜苗长得很快,我每天好像都听到它们“刷刷刷”向上长的声音。那白玉般的茎,碧绿的叶子,拥在一起,活像一片齐刷刷的小竹林。那长长的须根都牢牢地立在盘子上,纵横交错,紧紧地交织在一起,就是用手扯也扯不开了。第十四天蒜苗已经长到半尺多长了。妈妈说:“可以吃了,再不吃就老了。”妈妈剪蒜苗的时候,故意留下了一厘米,为的是让它继续长。吃着自己种的蒜苗,我的心里甜丝丝的。

观察日记 篇9

  大家都很熟悉爬山虎吧。你们知道吗?爬山虎还有好玩、有趣的别名。如:地锦、飞天蜈蚣、假葡萄藤等,也称巴山虎、常青藤。

  在我家楼后面的几座楼上和我学校西边的墙上都有爬山虎。它的叶子密密麻麻,就像一个个非常要好的兄弟们挨挨挤挤地生活着。叶子一顺儿朝下,那清爽的颜色真让人感到舒服。

  春天,它长的郁郁葱葱。嫩绿的叶子如同给楼房穿上了一件绿色的衬衫;夏天,它开起了黄色的花。似乎是它脱掉了衬衫,换上了黄绿色的裙子;秋天,它又变了,发黄的叶子就好像又换上了一件橙色的外套,看起来更漂亮了;冬天,虽然叶子落完了,可是美丽的.雪花挤在一起,为它做了一件厚厚的白棉袄。

  我觉得,爬山虎就像一个努力不懈的人:不管有多少磨难,只要有阳光它总是不停地向上爬!我们应该学习爬山虎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