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日记网>记事日记>实习日记> 测量实习日记

测量实习日记

时间:2022-03-17 09:35:52 实习日记 我要投稿

有关测量实习日记集合八篇

  一天又结束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是时候认真地写好日记了。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测量实习日记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测量实习日记集合八篇

测量实习日记 篇1

  第一天

  天气有点冷,但我们热情很高,早早提着全站仪来到土木楼。每个人都想快点搞完,却不知从何开始,有点茫然,经打听,知道老师给我我们两个点和坐标,但这两点,两个坐标有什么用?

  我们先把仪器架起来,但是这个全站仪真的很复杂,调平弄了半天,虽然老师平时教过快速调平法,到了实际操作确实很困难,老师来了,又给了我们每人四个坐标,要我们把这个四个坐标放样放出来。熟悉仪器之后,天色渐渐晚了起来,第一天就感觉什么也没做,就熟悉了一下仪器,了解了全站仪上一些按键,调钮的一些作用,开始连开机关机都不会。

  第二天

  今天又来到土木楼前面哪条路上,有了目的,就是把老师昨天给我组的四个坐标找出来。可是一到那儿,老师给的两个已知上,挤满了人,只好把仪器架在边上,讨论了一下是否能够根据在两已知点上放凌镜,以站点为未知点,再得到坐标,最后异想天开,想的容易,做了半天发现此路不通,后来问了老师,老师说,要把仪器架在已知点上,以另已知点为后视点,引出一个点的坐标,或者两个点,然后放样老师给的坐标,。终于等到已知点了,把仪器架上,不知不觉就天就暗下来,又该收工。

  实习的时间过的真快,不过也发现自己学到不少东西,今天自己调平越来越来快了,有了自己的套路,首先支脚架是就要看好使脚架上平面大致水平,对中,固定仪器后,扭动两个脚支,对中,不用把脚支移动太多,扭动就行,对中之后调平,看圆水准器,气泡在哪个脚支方向,就把那个脚支稍稍降低,气泡居中后,再精对中,然后就可开机,看屏幕上的电子水泡,缓慢微调一下就可精平,屏幕上有水平电子气泡,和垂直气泡,连转动再调,都可省略,只是转动检验一下罢了。

  三天

  昨天晚上老师给了学校的平面图,我们又仔细找到给的坐标大概在什么地方,今天早早的.来到实习场地,已知点上还没有被占,迅速的架好仪器,测站设置,输入站点坐标,再输入后视点坐标,引出两点坐标,靠近今天要放样的地方,因为昨天晚上做了准备,讨论了今天该怎么做,所以一切都很顺利,很快。然后在根据引出的两个点,同样的操作,定向,再输入坐标放样,输入放样坐标,出现水平偏差,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偏差尽量最小,一位同学就拿着菱镜沿着这个方向走,在全站仪观测的同学不动仪器,保证菱镜在视线内,在差不多距离时,测一次距离,就知道离放样点相差多远,经过多次移动,就会找到坐标的那一点。就这样四个坐标都放出来,我们也颇有成就感,能够用全站仪坐标放样。

  第四天

  今天还是在用全站仪,组内产生了一些分歧,是用这个先弄地形图测绘,还是弄一个闭合导线出来,究竟在哪个范围弄,这几天也确实有点累了,感觉进度也有点慢,一些组员就在这边放坐标,另一些组员在另一边看别的组怎么做,发现一些误差,对误差容忍程度不一样,也产生分歧,今天因为一些分歧,争论,导致今天只得到6个坐标,检验好像不是很精确,感觉合作才是做好事的前提。

  第五天

  经纬仪导线测量在每一站上都要进行盘左盘右读数、一测回的数据是否超限进行检验,如果超限立即重测,直到符合限差再进入下一站。 在实习中为了避免大的误差我们也都总结了不少经验,例如我们采用盘左和盘右观测取平均数的方法,可消除照准部偏心误差、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残余误差。又如在短边上的端点观测角度时要特别注意对中,照准目标时要尽量瞄准目标的底部,因为它们对测角的影响与距离成正比。为了消除度盘的刻划误差,需要配置度盘的位置,每测回变换进行配置。

测量实习日记 篇2

  6月18日 星期一

  今天老师给我们分配了要测量的土地范围,看了一下感觉还行。和我们一起测量的别班同学说老师偏向我班,因为我班的测量内容既没有假山也没有湖水,谁知道呢,分到哪块就测量呗,真是矫情啊。

  老师走了我们在食堂商量一下具体都要做的内容和时间。商量好了决定下午在主楼集合。下午真是热的很,好大的太阳,可恶的是蚊子在光天化日之下还咬人。来到主楼人到齐了我们便开始了要测量的范围。先是从学校的围墙开始像向校园内量250m,一开始我们还笨笨的用50m尺子量,后来有人说为什么不用水准器测量呢,我们就忽然觉得用尺子的方法真的是有够笨的,而且误差也大。这样便改用水准器测量了,看着学习在那里利落的架正仪器,粗略整平,瞄准,精确整平,读数。然后我们女生就在旁边记录数据。感觉未来的他应该是一个工程师吧,有很认真的测量精神。不过有时读出数据了,但是不告诉在远处举着尺子的同学,我们用水准仪的望远镜观察他的表情,感觉很好玩,想想我们还真是坏孩子啊。

  在没有障碍物时水准仪能直接观察到的地方测量工作还是很简单的,可是到了主楼建筑的地方水准仪就不管用了,我们就用卷尺。虽然会有误差,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啊。终于在主楼后边一点的地方找到了第一个点,我们拿墨汁做了标记,希望不要下雨。在这样的大热天中,女生在给自己打伞的同时也有给使用仪器的“测量师”和举着尺子的“劳工”打伞。然后就用以上的方法分别向图书馆和信息院的方向找到了另两个点。也就是这样简单的重复的做着,自己的水准器使用的也熟练了一些些。想起老师刚刚带着我们做课外实验的那一阵,感觉自己用的还不好呢。怪不得说实践出真知呢。就是这个道理啊。

  不知不觉中今天的任务就结束了,果然是人多力量大啊。天气很热拿着工具的男生们很辛苦,但是他们没有抱怨反而工作的很起劲。感觉有这样的组员很荣幸,晚上小组还一起吃了饭。也许就是这样集体实习的机会多了,不知不觉中同学们的感情也加深了。

  6月19日 星期二

  今天起得有够早的,三点半起床啊,大学以来第一次起这么早啊,收拾完下楼,还想阿姨会不会给开门呢,看到楼下的门开着,果然是有人事先和楼下的阿姨打好招呼了呢。新的一天对今天的实习内容很是期待啊。

  出来一看就知道今天肯定很热。大早上的蚊子就特别多,男生果然很懒,出来的都是女生,还让女生在外面等着,真过分。等着男生拿着工具出来了,我们就去昨天画的那些点进行细致的测量内容。在课上的时候说到测量的理论是“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步。”然后测量还要进行检核,检核分成果检核和测站检核。测站检核后要进行成果检核,目的是为了避免误差的积累。

  由于今天用到了经纬仪,说一下经纬仪的使用,因为在学习这块的时候就是一个弱点,巩固一下。具体步骤如下:

  1.对中(光学对点器起主要作用)

  2.整平(用脚螺旋,使管水准器的气泡在两个方向都居中,在对中整平。)

  3.瞄准(关键是瞄准器、水平止动螺旋、透镜调焦、水平微动螺旋、消除视差)

  4.读数(注意打开进光口)

  今天要测量大量的边长和角度,比如房子的边长和角度,道路的宽度和转弯的角度。在测量的过程中,稍微有点小难度的就是文理院前面的那块绿地了,有树木挡住。不过这难不倒我们。在测量时会出现误差,当误差不满足允许的范围,就要一遍一遍的重复,为了减小误差这是一定要做的。虽然辛苦一点不过为了最后能绘出的图,想想还是值得的。

  在今天的实习中又一次熟悉了一下经纬仪的操作,觉得做什么事都要认真,一丝不苟的。看来坚持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一个不小心,数据就容易出错,要是最后的.数据从新测一次就好,要是最先前的数据可不是开玩笑啊,那就得返工,对于今天这么多的数据量处理还得一阵子呢。

  由于晚上蚊虫过于多,我们决定还有一少部分明天再测量。今天同学们合作的仍然很愉快。明天继续!

  6月20日 星期三

  今天是实习的第三天,也是在室外测量的最后一天。依旧很热很晒的。不过想想这是最后一天,前两天都能坚持下来,今天也不算什么了。还是老样子分工,管测量的依旧测量,拿尺子的就是量边长什么的,还有记录数据的,剩下的就是看管我们小组的工具盒的。这样合理的分配,工作也蛮有效率的。

  经过了几个小时的努力,终于把剩下的内容都测完了,进行了数据的检核处理(一定要仔细加仔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还好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这算是对我们这个小组的最好奖励了吧,嘿嘿,终于结束了室外的测量工作,看着别的小组还在进行测量工作我们就觉得好开心啊。这是幸灾乐祸吗?不是,只是我们早已尝过苦的味道。

  明天终于不用在太阳底下折磨自己了。也不用起大早。不过明天任务似乎也不轻快啊,还要进行数据的整理。本来我数学就不好啊,不过大家一起努力应该没有问题的。

  6月21日 星期四

  今天开始室内的工作了。不用在外面被太阳晒的感觉真是好啊。数据处理开始了,除了距离测量、角度测量还有导线测量。上课时老师讲到这块就说重点,上课虽然有认真听课,可是还是觉得这么久有点忘了。果然得好好学习一下,估计也是考试的重点啊。

  不过说到这块的数据,处理起来还真是麻烦啊,也不知是我天生对数字不敏感还是怎么的,自己总是感觉整理不明白,闷头处理不行就找书,结果还是需要外援啊,找了住在隔壁的组员,在她的帮助下总算是搞明白了(汗。。。)。处理了一部分的数据,总的来说算是一点的小贡献吧,本人能力也仅限于此,所以能者多劳吧。书到用时方恨少啊。这也告诉我以后学习知识一定要踏踏实实的,不能过一段就忘一点。

  数据处理完了,今天的任务也就结束了,还是,明天再画图吧。

  6月22日 星期五

  今天是实习工作的最后一天,所有的工作将在今天结束。只剩下了画图了,我们开始了画图工作,本来就是学习园林专业的,画图对于我们来说是小菜一碟,不过也要注意精细的处理。先是画方格网然后定坐标。然后根据室外测得数据将最初定的点在图纸的相应地方。然后根据碎步测量得到的点一次在图上标出。

  对于工程这种精细的东西,就需要细心的毫不马虎才行,要不然真是让人头疼啊。本来以为画图很轻松,其实仔细弄也要好久呢,哎~这是大意不得啊,吃一堑长一智,毛爷爷说过骄傲使人落后,看来我真的应该谦虚一些。

  我以后的工作不打算做施工所以也接触不到测量,不过学过之后感觉对设计上的一些尺寸的感觉有了一些概念,总之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多学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心里也觉得靠谱些。

测量实习日记 篇3

  实习日志:

  一 6 18,晴 周日

  今天是实习的第一天,感觉好像又回到了大一下学期期末实习的时候。这次我们的任务是侧控制网,首先是选好控制点,围绕着我们一教和运动场布下包括一个小三角网在内的两个大环作为我们的控制网,控制点包括一个已知数据的起始点。万事开头难,我们将仪器搬到目的地,对实习环境情况进行分析,首先对以一教为中心的上环进行观测的小组很多,地形也比较复杂。所以我们决定从以运动场为中心的下环开始着手。我们将全组分成两个小组,水准仪小组观测下环闭合高差,全站仪小组就测闭合环的角度和边长。工作开始时,我们以为测量高差的工作会比测角度和边长的工作快一些,就让水准仪小组先进行观测,然后全站仪小组紧随其后。但是就在前两个控制点之间的高差落差太大,需要设置转点测量,这样要花很多时间,速度反而比全站仪小组的速度慢。于是全站仪小组就先测。

  可刚测不久就遇上了其他的测量小组,由于组长当时所选的控制点有的与其他小组的控制点是公用的,这时,棱镜重位的时候就只好等前一小组测完的之后才能进行观测,再则今天我们早上第一天实习,测出的数据也不是很精确。于是我们决定今天早上的工作就当是熟悉一下仪器,下午另选将和其他小组重合的控制点。按照计划,今天下午我和组长范贤斌出去买油漆和钢钉。买回刚钉之后我们就直接去选控制点,以观测工作能顺利进行为原则,保证控制点之间的通视,其他组员在寝室等待出发工作的命令。

  二 ,6月19 晴 周一

  今天的天气还算很好,虽然早上后两节课是工程力学,但我们早上早早就起来了,从六点到十点还可以观测四个小时。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我们不放弃这么好的时间段。昨天晚上工程力学的老师说了今天不上什么内容,把前两年的考试卷给我们看一下。所以到了上课的时间,我们派小组的一个同学留守仪器,其他成员去上课,回来继续工作。

  上完工程力学的课之后,也就到午饭的时间了,吃过午饭过后,我们叫上其他组员,开始开展工作。考虑到昨天我们遇到的状况,我们就先让全站仪小组先测,然后水准仪小组紧跟其后。我是分在水准仪小组里面的,因为刚开始观测,所以测量的速度不是很快,等了有一段时间,全站仪小组测走之后,我们水准仪小组就开始观测。前两个点高差很大,而我们的水准尺仅仅只有2米长,我们架在中间的水准仪后方下丝看不到尺子,前方上丝又看不到尺子,于是我们只好在中间设置了必要的转点,设置转点的,又不断地架仪器观测是否保证前后的上下丝都能看到尺子。就这样速度变得很慢了,最后收工的时候没测几个控制点。

  三 6,22 晴 周二

  昨天由于天气的原因,我们没有出去测,周二完成的工作已测完下环大半的观测工作,总体的观测工作还是比较顺利的,我想今天应该完成下环的闭合测量工作了吧。但在从运动右边世纪苑食堂到老图书馆(四教)之间这一段侧程是一段艰巨的侧程,不但高差的落差非常大,而且路线绵延得比较长,我们只好采取每20米作为一个测站的方法,在测量的过程中又不断出现数据误差超限的问题,当一个测站出现数据误差超限,我们就立刻重测。有时候水准仪物镜的分叉丝出现向上夹不住水准尺刻度,向下也夹不住刻度,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只好采取重新调节仪高方法重测,直到分岔丝能够夹到刻度快为止。这样反复的折腾,我们一直测到下环剩下最后一个测站的时候,天已经渐渐暗下来了,为了避免由于光线带来的'一些列误差,所以决定收工,明天再继续下环的闭合观测工作。

  四 6月23日 晴 周四

  我们今天早上有一节数值计算方法的课要上,而天气非常好,我们上完了课,回来后马上拿上仪器出去继续测量。到了三号门下面,我们立刻将下面的环闭合了,把最后一站的高差测了之后,就将下环的所有高差求和,算出闭合差,差值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上环的测量工作也就立刻展开。刚测到上环的第二个控制点时,发现第二个控制点毁掉了,是由于三号门外面到四号门之间的人行道正在修建,将之前的铺路瓷砖撬掉了,幸好外面的另外两个控制点选在了地下排水沟的井盖上而没有被毁掉,这一边的控制导线只有一个点被破坏,于是得重新选点,组长立刻回寝室将钢钉和油漆拿来重新标注控制点。这样上环的导线有一些变动,都不影响我们的观测工作,全站仪小组也在计算下环的角度闭合差,上环的测量工作也就还没有开始。准备工作做好了之后,下一轮的工作一如既往的开始了。

  五 6月24日 阴 周五

  昨天上环也已经测了一小部分的控制点,今天我们一大早就出发了,天气还不错,没出太阳,不是很热。但是意料之外的是,当我们测到了上午十一点的时候,天开始下起了蒙蒙雨,考虑到工作进度,此时其他的测量小组已经领先,而且这点小雨影响不大。于是我们就叫一个组员回到寝室将雨伞带来保护仪器,不让仪器被淋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继续工作。午饭过后,与也就停了,更有利于我们的观测工作,这是其他小组也纷纷出来工作了。

  在今天一天的努力下,上环的高差也完成了闭合的观测工作,在二十四号和二十五号点之间的梯子上费了不少功夫。这样外夜的观测工作算是高于段落。这几天一直连续地观测,大家都觉得有些疲惫,明天决定休息一天,之后再对测得的数据做进一步的处理。

  六 6月26日 晴 周日

  昨天休息了一天,今天应该把外业测出的数据处理一下。看着数据量还是挺大的。是、组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水准仪小组测得的高差数据,将所有的闭合环的高差闭合差算出来,然后再按距离定权的办法给每一个测站的高差反号分配改正数,距离的数据由全站仪小组测出四次平距的平均值,算出加上改正数之后的高差,最后根据已知点的高程推出各控制点的高程;另一部分是由全站仪小组测出的角度和平距的数据,也要将所有闭合环构成的闭合多边形的内角闭合差算出来。然后将闭合差平均分配到每个角上,算出加上改正数之后的角度,根据已知一条边的方位角推出其他的方位角,并且算出平距的平均值,再由已知点的坐标和算出的方位角和平距用坐标增量的计算公式推算出各个控制点坐标。今天整整在寝室呆一天处理数据,但是计算量有点大,还是没有处理完。

  实习心得

  这次实习说难也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每一次实习之后,我们都获益匪浅,学到了许多课堂上我们不能学到的知识。这一次我们学会了导线的控制测量的实践,我们都知道,真正野外的导线龙之测量远远比在学校里的实习艰难得多,至少地形环境比校园复杂得多,选点的通视条件会比较差,架仪器都比较困难。但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导线控制测量的方法,以及如何处理在测量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例如:控制点之间的高差落差很大,我们就必须设置转点进行观测;仪器目镜分岔丝出现上下都夹不住刻度快的时候,我们就重新调整仪器,改变仪高来测量。这些都是在实习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实习的目的就是培养我们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不但对测量的仪器构造原理和用途更加了解,而且对仪器的操作更加的熟练。实现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即进一步巩固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又增强了我们的实践技能。另外我们还认识到了接到任何一个项目,首先头脑里面要有清晰的工作流程,做完了这部分工作,下一步该做什么,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的流畅性。并且要做好分工合作的方案,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完成任务。

  不管这次我们实习的成果怎么样,我们在实习的过程中学到的将又是一次宝贵的经历。老师说过,测绘专业的学生要具备“三德”的素质,所谓的三德就是“吃得”、“累得”、“饿得”。“吃得”就是要求学生能吃,吃饱才能精力旺盛,虽然说学校培养的不是“测工”,但“测工”是我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或是在刚毕业后的必经阶段。“累得”就是要求我们学生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众所周知一切的辉煌成就都是从基层做起,只有学会走路了之后才能奔跑。而万事开头难,起步的工作总是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人后再逐一的解决。所以不怕劳苦,不怕苦困难是必备的素质。“饿得”就是有时候为了工作的需要,长时间的工作是必要的,所以有些情况吃得比较简单或者吃一点就餐。当然这只是在事业生涯发展之初的要求,但这种精神将灌注我们整个事业生涯。

测量实习日记 篇4

  8月22日

  错过了一个暑假,重新开始测量实习的第一天,一大早起床,在领过仪器,检查过仪器以后,我们一起开了个简短的方案讨论会。在保证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我们开始了接下来的测量工作。

  在找到之前选好的控制点以后,我们小组开始了导线测量外业工作的第二步:控制测量。接下来开始测量控制点的距离高程方位角等外业工作,因为小组人数充裕,我们分工进行,一批负责测量每个控制点的高程,另一批测量控制点间的距离。测量过程中我们发现两点间距离过大,这在以往是没有遇到过的,于是我们想出用长线拉出一条直线再用钢尺分段测量的方法,这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测量效率,也给测量精确性带来了保障。

  下午我们继续进行距离测量并完成了方位角的测量,测量过程中我发现障碍物的存在对T103.5的观测造成了影响,但是幸好影响不是很大。

  在今天的实习中,我感觉到了理论与实际的差距,通过一天的体验,我更明白了理论的实际意义。

  8月23日 星期二

  第二天的实习开始了,依然起得挺早。按之前的计划,继续进行导线外业测量和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经过前一天的初步计算,我们发现之前测的导线并不能闭合,误差很大,不得不重新选取T103.5重新测该点的`高程距离方位角。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1.从整体到局部;

  2.先控制后碎步;

  3.复测复算,步步检核。应该说我们已经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规范的做测量工作。

  12月14日 星期三

  先控制后碎步,今天就是要做碎步工作了。天冷不是困难,测量工作依然坚持。碎步测量要很熟悉建筑主体的结构。我先做了一个草图,由小组成员测量,我记数据。事实证明,我们还是不够了解二号服务楼的拐拐角角,所以一边测量一边对建筑的轮廓进行修改。

  碎部测量就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很明显,我和两个小组成员只是做的碎部测量工作之一---平面位置碎部点的测定。另外几个人做高程测定。然后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碎部点的总体工作。

  有必要说明一下方法:经纬仪测绘法的步骤

  1.安置仪器

  2.定向

  3.立尺

  4.观测

  5.记录

  6.计算

  7.展绘碎部点。

  每天工作不同,开始着手都可能生疏出错,当然我们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进步。

  12月15日 星期四

  今天是测量实习的第四天了,外业测量工作基本上都做过了。

  由于前三天的测量外业比较集中,内业计算,数据统计可能会有不可避免的偏差,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将我们的外业测量数据以及内业计算进行检核、校正。

  通过计算发现还是有误差,所以有派成员有针对性的进行复测,再次复测复算。我们便将原始草图进行修改并着正图,以便在紧跟指导的脚步前提下,精确我们的测量工作。

  我们一边学习并复习工程测量这门课,通过实习把原来丢下的东西又给捡回来了。

  12月16日 星期五

  今天是周五,测量实习的最后一天,今天就是要做收尾工作。

  接着昨天的工作继续整理数据,绘制地形图,同时也加强了和其他小组之间的沟通、交流。

  通过层层复算检核,我们把数据按要求填入正式表格中,并将地形图完善,将周围环境按实际概况标在地形图上。通过校正检核、补充,将作业完善。

  测量实习的外业测算和内业计算的完美结合,我们通过实习又学到了不少东西,锻炼了动手能力。

测量实习日记 篇5

  20xx年06月11日星期一 天气:灰霾

  今天是测量实习的第一天,按照计划我们在今天开始了为期5天的测量工作。

  早上来到青年园后我们开始了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的第一步:踏勘选点并建立标志。在课堂中老师讲解说选控制点的时候应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1. 相邻控制点间通视良好,便于测角和量距;

  2. 点位选于便于保存标志的地方;

  3. 视野开阔,便于施测碎步;

  我们先将仪器研究了一番,然后开始做量控制点间距离和测量各控制点高程的外业工作。我们按照要求我们围湖选择了8个控制点,选点的过程并不是很容易,一方面是因为源湖比较大,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不熟练。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小组中的6个人分散开来,a、b和e3人负责距离的测量,c、d和我3人负责高程的测量。我们3人中c负责观测和读数,d负责举尺,我负责记录,并校核红面尺和黑面尺的读数差值。

  晚上,我将高程的数据输入excel中进行初步处理,发现控制点的高程闭合差过大。经过小组的讨论,所以我们决定第二天重测并控制好视距差。

  20xx年06月12日星期二天气:灰霾

  第二天的实习开始了,按照昨晚的计划,三个男生:c、d、e负责高程重测的任务,我们的三个女生负责各控制点水平角度的测定。我们架好仪器开始测量了,由于对于测回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我们的测量有一定量的返工现象,这严重拖慢了我们的进度。经过助教的细心指导我们终于熟练掌握了测量的流程和技巧,不过仪器在由控制点1移至控制点2的过程中我破坏了本已调好的水准管轴与竖轴的垂直关系,所以我们只好照着书上的办法进行调平,但是这项工作是要求我们反复进行以不断调垂直的,所以我们的进度进一步落后了,不过c他们的测量进行的很顺利,终于在第二次测量时将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下午我们一起进行了各控制点水平角度的测量,在最后测量控制点8的时候,由于天色较晚,我们决定明天再进行控制点8的测量。

  20xx年06月13日星期三 天气:晴

  今天一到青年园,我们马上将仪器架好在控制点8的位置,紧接着昨天的外业测量,由于经纬仪的调平工作较为费时,我们计划先定控制点8的碎步点并同时进行距离和角度的测量。其中,c、d和我负责水平角度的测定,其他三人负

  责距离的测定。

  在测量控制点8的时候,我们发现仪器的视准轴和横轴不垂直,因此原计划又被打乱。为尽可能的提高效率,c负责校正仪器,测距离的3位同学仍然进行距离的测定,d也转而帮助他们测量距离并进行其他控制点的碎步点的选定,我则将第二天的数据进行了初步的处理。视准轴与横轴垂直的'校正更为复杂,所以我们的角度测量工作在下午三点半点正式开始,接下来的工作较为顺利,不过由于行人较多,我们仅完成了控制点8的碎步点的角度测量,加上控制点1、2、3、4的碎步点的距离便是我们今天完成的工作。

  20xx年06月14日星期四天气:阴转小雨

  越来越多的小组完成了外业测量,这让我们有些焦急不过我们并没有因此而放低要求。

  今天上午的测量工作较为顺利,天气很好便于测量,所以一上午的时间我们完成了控制点7、6的碎步点的所有数据的测量,我今天负责了水平角度的观测与读数和记录。我们打算中午不休息,因为这样我们很大可能是可以在今天完成外业测量工作的。不过在我们下午测量控制点3的碎步点时,天色逐渐变暗,一方面预示着要下雨,另一方面,光线较弱影响读数,我们艰难地完成控制点3的测量,这时已经开始下雨了我们决定明天再测 。

  晚上处理数据的,我们的数据误差都在允许范围内。

  20xx年06月15日星期五天气:晴

  今天只剩下一份碎步点的测量了,今天的效率很高,我们在下午一点完成了任务如期地完成了任务。

  20xx年06月19日

  进行数据处理,我负责水平角度和控制点1.2.3.4点及其碎步点的数据处理。

  总结:实习虽然有些辛苦,不过我们不仅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也学到了很多处理事情的经验。

测量实习日记 篇6

  XX年12月12日 星期一

  今天是测量实习的第一天,在领过仪器,检查过仪器以后,我们又一起学习了实习指导。在保证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我们开始了一周的测量工作。

  在选择测量地点以后,我们小组开始了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的第一步:踏勘选点并建立标志。在实地选点时,我们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1. 相邻点间通视良好,便于测角和量距;

  2. 点位选于便于保存标志的地方;

  3. 视野开阔,便于施测碎步;

  接下来开始做量边、测角的外业工作,因为小组人数充裕,我们分工进行,在做测角外业工作时,严格按照要求做业, 用测回法观测导线内角二测回,满足上、下半测回角值之差不得大于±40〃的要求;但是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不得大于±60??n,n为导线观测角数这项要求还有误差,所以再次进行测量,直到减少闭合差,使误差减到最小。

  在今天的实习中,我感觉到了理论与实际的差距,通过一天的体验,我更明白了理论的实际意义。明天接着实习,接着学习。

  XX年12月13日 星期二

  第二天的实习开始了,我还是带着兴奋劲儿跑来跑去。

  按要求,今天依然进行导线外业测量并做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紧接着昨天的外业测量,今天先将昨天存在过大误差的量边和测角外业工作,重新进行测量,再做一系列的连测工作。同时也做了图根水准测量的外业工作和内业计算。因为控制点的高差很大,在测量时会有避免不了的.误差。另外还有读数的差错。一样的进行测量,还是会出错,误差不满足要求。所以还要进行反复测量。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1.从整体到局部;2.先控制后碎步;3.复测复算,步步检核。应该说我们已经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规范的做测量工作。

  XX年12月14日 星期三

  先控制后碎步,今天就是要做碎步工作了。天冷不是困难,测量工作依然坚持。碎步测量要很熟悉建筑主体的结构。我先做了一个草图,由小组成员测量,我记数据。事实证明,我们还是不够了解二号服务楼的拐拐角角,所以一边测量一边对建筑的轮廓进行修改。 碎部测量就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很明显,我和两个小组成员只是做的碎部测量工作之一---平面位置碎部点的测定。另外几个人做高程测定。然后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碎部点的总体工作。

  有必要说明一下方法:经纬仪测绘法的步骤1.安置仪器2.定向3.立尺4.观测5.记录6.计算7.展绘碎部点。

  每天工作不同,开始着手都可能生疏出错,当然我们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进步。

  XX年12月15日 星期四

  今天是测量实习的第四天了,外业测量工作基本上都做过了

  由于前三天的测量外业比较集中,内业计算,数据统计可能会有不可避免的偏差,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将我们的外业测量数据以及内业计算进行检核、校正。

  通过计算发现还是有误差,所以有派成员有针对性的进行复测,再次复测复算。我们便将原始草图进行修改并着正图,以便在紧跟指导的脚步前提下,精确我们的测量工作。

  我们一边学习并复习工程测量这门课,通过实习把原来丢下的东西又给捡回来了。

  XX年12月16日 星期五

  今天是周五,测量实习的最后一天,今天就是要做收尾工作。

  接着昨天的工作继续整理数据,绘制地形图,同时也加强了和其他小组之间的沟通、交流。

  通过层层复算检核,我们把数据按要求填入正式表格中,并将地形图完善,将周围环境按实际概况标在地形图上。通过校正检核、补充,将作业完善。

  测量实习的外业测算和内业计算的完美结合,我们通过实习又学到了不少东西,锻炼了动手能力。

测量实习日记 篇7

  水准仪导线测量测量工作一般都在规定的记录表格上如实地反映出测、算过程和结果,表格中有计算校核,sum;a一sum;b=sum;h,这只说明计算无误,但不能反映测量成果的优劣。外业测量结束后,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在限差允许的范围内,即按水准路线长度或测站数进行调整,

测量实习日记 篇8

  经纬仪导线测量在每一站上都要进行盘左盘右读数、一测回的数据是否超限进行检验,如果超限立即重测,直到符合限差再进入下一站。在实习中为了避免大的误差我们也都总结了不少经验,例如我们采用盘左和盘右观测取平均数的方法,可消除照准部偏心误差、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残余误差。又如在短边上的.端点观测角度时要特别注意对中,照准目标时要尽量瞄准目标的底部,因为它们对测角的影响与距离成正比。为了消除度盘的刻划误差,需要配置度盘的位置,每测回变换进行配置。

【测量实习日记】相关文章:

测量实习日记11-03

有关测量的实习日记12-03

精选测量实习日记三篇04-07

测量实习日记3篇04-06

工程测量实习日记范文03-06

【精选】测量实习日记3篇11-04

【精选】测量实习日记四篇11-03

【精选】测量实习日记三篇04-25

精选测量实习日记四篇04-27

测量员实习日记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