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日记网>学校日记>数学日记> 四年级数学日记

四年级数学日记

时间:2023-03-14 10:47:23 数学日记 我要投稿

关于四年级数学日记汇编7篇

  不知不觉中一天又要结束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体会吧,不如趁现在好好写一篇日记。那么日记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日记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四年级数学日记汇编7篇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1

  今天小姨带我去公园玩,我们看见旋转木马5分钟10元,小姨问我:“如果旋转木马5分钟20元,那你算算,旋转木马1分钟多少钱?”我想,20÷5=4元/分钟,就说:“旋转木马1分钟4元。”我们坐完旋转木马又去玩电瓶车,30分钟30元。小姨又问我:“那电瓶车1分钟多少钱呢?”我想,30÷30=/元1分钟,我就回答说:“电瓶车1分钟1元。”小姨又问我:“那今天总共花了多少钱?”旋转木马坐了20分钟,10÷5=2元/分钟,那20分钟就是20×2=40元。40+30=70元。

  我玩好了,还学到了知识,和小姨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2

  自从去西天取经回来,孙悟空可真是名扬九州,但是他那颗调皮、机智的心,可游荡到东边的东海去了。为了满足他的愿望,唐三藏勉强同意他的要求。

  这下,孙悟空高兴地手舞足蹈,一个跟斗翻到了东海。

  海外村知己,天涯若比邻。东海龙王见到久别的孙悟空,兴奋地眼泪汪汪三千尺。

  “老龙王。”孙悟空禁不住内心的激动,首先激动,首先开言:“最近有啥新东西儿?”

  老龙王说:“有有有!但你必须经我三关,才可知道。”

  “可以可以,但是……”孙悟空突然愁眉苦脸起来。

  “哦——”龙王漫不经心地说:“只要你答我三题,而且要准确,我可以考虑送给你。”说着,老龙王把孙悟空领进测试场。

  “天啊!”孙悟空见到这阴森森的场面,大喊了一声:“虽说俺老孙捉妖怪犹如小菜一盘,但今天看来还挺令……令人害……怕的……的!”突然一个巨大的声音从西面传来,把悟空吓了个四脚朝天。“请你把答案写在右恻白纸上。第一关开始!”孙悟空的心立即悬了起来,手中的笔颤颤抖抖。

  “请问,0.5+0.75+0.95+0.25的结果是多少?用最快的方法解答。”

  孙悟空心想,这还不简单,利用加法结合律凑整不就行了吗?于是快速地写下了答案:(0.5+0.95)+(0.75+0.25)=2。

  刚写完停笔,那巨大的声音就说:“恭喜恭喜,欢迎你进下一关!”接着,那个声音和气地说:“一艘客轮在静水中每小时航行12千米,在黄河中顺水用4小时航行了60千米。黄河的水流速度是多少?”

  孙悟空抓抓后脑勺想了想:这不是水速=顺水速度-静水速度吗?他写下了正确答案。这次,巨大的声音变的柔和:“太棒了,great!恭喜进入第三关!

  我 爱 你 中 国 我 爱 你 中 国 ……

  A B C D A B C D A B ……

  请看纸上这张表格,回答第150列文字和字母分别是什么?”

  孙悟空迟疑了一下,突然好象明白了什么。“对,它们的周期分别是5、4,150÷5、150÷4,……”他又以最快的'速度写下了答案——文字是国,字母是B。

  这时,万条礼花彩带向孙悟空喷射来,海变得更蓝、更清、更美!虾兵蟹将整齐站岗。龙王笑着对孙悟空说:“谢谢孙大圣帮我们解答出20xx年来一直未答的题目。您已得到了世界的最珍贵的礼物——知识!”

  孙悟空顿时气得火冒三丈,愤怒地说道:“什么?堂堂龙王,敢戏弄我!让你尝尝我的本色!”

  至于后果,聪明的你肯定知道了吧?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3

  在数学兴趣课上,庄老师给我们带来一道有趣的题目:

  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一位老寿星。

  一打听,这位老寿星已经141岁,乾隆皇帝便赠一联给老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乾隆皇帝要随行的'大臣纪晓岚对出下联,这可难不倒他,他的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老师说:“这一副对联里,藏有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算一算老人几岁?”听老师的话,我想,“花甲”是指60岁,“重开”是指两个60岁,“三七”是指二十一岁,上联就是60×2+21=141岁;古稀是指七十岁,“双庆”是指两个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岁,下联就是70×2+1=141岁。原来,对联中也藏有数学问题呀!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人们就常作对联,以咏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数字嵌在对联中,使对联除文学性、趣味性外,又增加知识性。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4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在写字台前做作业。

  “咚。咚。”随着一阵的敲门声,我出去看了看门上的“猫眼”,噢,原来是爸爸回来了,我打开了门,跟随着爸爸来到了厨房,看看爸爸到底买了什么菜。

  “啊。”我惊喜地叫道,因为爸爸买了我最喜欢吃的水果——梨。我伸手去拿,可爸爸把那袋梨藏在了身后,我就知道他又在出鬼主意了。爸爸对我说:“想吃梨吗?”我说:“那是当然了,干嘛,不让我吃梨呀!”爸爸笑咪咪地说:“你想吃梨,那倒是可以,只不过我要考你一道题,如果你做对了,我就把梨给你吃,如果做错了,那就别想了。”我得意地说没问题,料你也考不倒我。”爸爸说:“少自夸自耀了,你还没答出我的问题呢,这道题是这样的,怎样算出这个梨的体积?”看来这题还真有些难,我对爸爸说:“知道了,用称。”爸爸摇了摇头,笑着说:“称是算这个梨的重量。”我想着想着,突然想到了上一次,奶奶在课堂上做的实验,那个实验是求一个土豆的体积,而这次是求一个梨的体积,那不是一样的吗?于是,我就对爸爸说:“我知道了,就是把这个梨放入一个长方体的容器里,倒入水,把梨浸没,在取出梨,从杯内量出水将下来的长,宽,高,用长,宽,高相乘,就能计算出一个梨的'体积,对不对。”爸爸笑着说:“对了,就是这样,不错,有进步,求一个形状奇怪的物体时,就是用这种方法,说明你上课有注意听,以后的每一节课,都要注意听,都要认真地去思考。”我点了点头。

  从这件事中,我还明白了要努力学习,上课要认真听讲,还要去认真思考。我要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5

  在星期五的那节数学课,我懂得了许多有关单位的知识。让我来给大家讲一下吧。

  首先,让我们先回想我们以前学到的单位到底都有哪些?我来告诉你,我们以前学了有长度单位,如:米、分米、厘米,它们的进率是10。我们也学了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它们的`进率为100。但是,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都有哪些呢?现在由我来给你一一讲述。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都是一样的,都称为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但是为了方便区分单位,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先做个试验。先把一个一个可装一升的容器倒满一升水,在哪一个无盖的容积是一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拿出来。再把一升水都倒进正方体里,正方体是不是充满水了呢?

  经过试验我们证明,一升水就等于一立方分米(指容积),一毫升就等于一平方厘米(也指容积)。

  现在让我们学一学体积和容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它们的单位都是一样的,不同点是体积是指一个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容积是指一个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而且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我来讲讲立方米、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的进率到底是多少。他们的进率是1000。到底为什么呢?因为1升=1000毫升,而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所以是一千。

  现在,你会了吗?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6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具备,就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平均分成了两段,并且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两次的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体积,即3。5立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我又测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8。5立方厘米。当我得到这个结果时,我兴奋地叫了,此时的我是多么的自豪、多么的骄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双计算出了我们学校(1500人)及全国(12亿)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别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每年竟有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费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学,不!是全国人民,也不!应该是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使我们共有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呼吸到干净、清新的空气。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7

  X月X日 晴天

  中午爸爸下班回来,哼着小调,兴高采烈地跨进家门我迎上去问道:“爸爸,今天有什么事这么高兴?”爸爸说:“这个月我涨工资了。”我问道:“那你现在一个月拿多少工资?”爸爸想了想,微微一笑说:“我比妈的工资高,我俩的月工资加起来是2800元,月工资差是100元,你说我一个月拿多少工资?”

  听了爸爸的话,我动手在纸上画出了线段图帮助我理解:

  通过观察和思考,我很快算出了答案,并且告诉爸爸。首先把妈妈的工资看作和爸爸同样多,那么爸爸、妈妈的月工资一共是(2800+100)=2900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爸爸的月工资。列式是:(2800+100)÷2=1450元。

  爸爸听了,满意地直点头。这时,正在做饭的妈妈对我说:“你还有其它方法吗?”“还有其它方法?”我惊奇地说。我报着好奇的心情静下心来再次观察、思考,我发现此题关键是找出以谁作标准的问题,标准不同,方法也就不同。于是,我有了第二种方法:就是以妈妈的'工资作标准,假设爸爸和妈妈的工资同样多,那么俩人的月工资和就是(2800-100)=2700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妈妈的月工资最后加上爸爸比妈妈多的100元,就是爸爸的月工资。列式为(2800-100)÷2+100=1450元。

  听完了我第二种方法的介绍,爸爸、妈妈笑了……

【四年级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数学日记四年级04-23

四年级的数学日记04-28

数学日记四年级07-11

四年级优秀数学日记04-05

四年级学生的数学日记02-24

四年级数学日记04-23

四年级数学日记04-23

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日记04-29

数学四年级日记04-09

四年级数学的日记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