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日记网>学校日记>数学日记> 三年级数学日记

三年级数学日记

时间:2023-04-11 09:26:39 数学日记 我要投稿

有关三年级数学日记范文集锦8篇

  一天即将过去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经验,这也意味着,又要开始写日记了。快来参考日记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日记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三年级数学日记范文集锦8篇

三年级数学日记 篇1

  今天,我偶然地在一本书上看到了这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一张厚度为0.01mm的纸对折之后的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呢?”。

  这个数据无论怎么听都觉得这件事太“荒唐”了,一张薄薄的纸,通过对折真能超过世界高峰———珠穆朗玛峰吗?也许只有通过计算,才能证实这是否属实?。

  我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请教我们的数学老师,经过老师的讲解,我明白了;原来一张纸对折1次后的厚度是原来的2倍,对折2次是原来的4倍(22)。对折3次是原来的8倍(23)……对折n次,是原来的2n倍,所以对折30次的`厚度应为0。01×230。得到的结果为10737418。2毫米=10737。4182米,比较之后,竟然比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还要高,天啊:这真是一个奇迹。

  生活中存在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它需要你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发现,需要智慧去探索。

三年级数学日记 篇2

  今天下午,我和妈妈在家里看电视,这时我的妈妈温柔的说:“宝贝,去帮妈妈买一碗带辣子的米皮,可以吗?”我爽快的.答道:“没问题”,妈妈说:“你还可以自主买一包零食,就当是奖励你”。

  说完,我就一溜烟儿的跑出了家门,首先我拿着妈妈给的10元钱,先去超市买了一包我最喜欢喝的葡萄味酸奶,我拿着酸奶去收银台付钱,那位叔叔问道:“小朋友这包酸奶是1元5角,你给我了10元,我该找你多少钱呢?”说着,我拿出小手在收银台上列起了竖式,几秒钟的时间,我便大声答道:“要找8元5角”,叔叔夸我真是棒极了。

  接着我蹦蹦跳跳的来到了凉皮摊,我告诉阿姨:“买一份带辣子的米皮”,等阿姨调好后,我问阿姨:“多少钱呀?”阿姨说:“3元5角”我看了手里的钱刚好有3张1元和一张5元、一张5角“我直接就拿了3张1元和1张5角共计是3元5角付款后我还剩5元 。

  回到家后妈妈看到了我买的东西和剩下的钱数一致,直夸我真能干,我心里乐滋滋的,我明天还要陪奶奶到市场买菜购物,数学真是太奇妙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我越来越喜欢数学了。

三年级数学日记 篇3

  这段时间,我们学了很多知识,如: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商不变的性质和行程问题以及线段、射线和直线,还有两点间的距离,图形的平移,垂直与平行,也学会了画垂直线和平行线。所以,整体来说,这个月的收获还是比较大的。

  我一开始学行程问题时,有些不大明白,因为老师说要先加起来再除,当时我没搞清楚,但是经过老师的再三讲解和自己的努力,终于学会了,并且掌握了方法,还学会了许多关于行程问题的.难题,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画垂线和平行线也不容易,因为需要用两种尺子,一是直尺,一是三角板,需要两种尺子互相配合才能画好,一开始有些马虎,总是画不好,后来明白了要利用好学习工具,经过不断练习,慢慢也就会了,真是令人高兴呀!

  这一个月的收获真大, 我会继续努力,争取有更多的收获!

三年级数学日记 篇4

  星期天上午,我和爷爷到杏林大药房买了两盒药片——胃康灵。

  一盒药22元,爷爷掏出一张50元,转身笑着问我:“孙子,你帮我算算够付账不?”我心里想一盒22元,两盒就是44元,50元减去44元还剩6元。“当然够了,还要找回6元呢”!我得意地喊道。在回家的路上爷爷问我还可以怎样付钱,我想了想说出另外几种方法:

  1、先给营业员40元,再付5元,找1元。

  2、如果爷爷有零钱,可以先付40元,再付4元。

  3、如果爷爷只有100元,那就要找56元。

  通过这次陪爷爷买药,我知道了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三年级数学日记 篇5

  好多数学题是有规律的,只有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才好解决问题。今天的'数学课上,老师让我们计算一道数学题。 题目是这样的:一条马路边种着一排柳树,每两棵树之间相距5米。小明从第一棵树跑到第200棵树,一共跑了多少米?

  一开始我们好多人都认为是1000米,可老师建议我们自己动手画一画。于是我拿出练习本,在纸上画了三棵树,发现三棵树之间有两个空距,四棵树之间有三个空距,依此推理,200棵树之间就有200-1=199空距,即有199个5米。那么要知道第一棵树到第200棵树之间一共有多少米?只要用1995=995(米)就对了。

  答案出来了,我的心里甜滋滋的。

  看来解答问题要深入思考,找到了规律,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三年级数学日记 篇6

  3月8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数学作业有一道题是要称一双鞋子的重量。于是,我便去找妈妈要“秤”。妈妈说她没有“秤”。怎么办呢?不过,俗语说:“世上无难事”。我想,一定有办法的。 于是,我开动了自己聪明的脑袋,想出了:自制天平。

  我把空月饼盒的纸皮一块块相应地剪下来,拿来透明折盒胶纸,把其中一块纸皮折成一个正的三角体,贴好放在台面上。另一块纸皮做天平的左右盘,平衡地放在三角体的顶上。然后在家里找来一些已标有重量的东西作砝码。如:妈妈新买回来的`牙膏,唇膏等物品,有120克的,有40克的,有18克的,有3 克的都有。 激动人心的称鞋子活动开始了。我将鞋子放在自制天平的左边,“物品砝码”便放在右边,重量放至两边平衡为好。然后把砝码重量相加的和就是我鞋子的重量了。刚好86克。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完成数学作业了。妈妈知道后对我赞不绝口。

  还开玩笑地对我说:“古代有聪明的曹冲称象,现代就有聪明的晗晗称鞋呢!” 说完,大家便哈哈地笑起来了。 原来,生活上处处都有“秤”呢!

  6月8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和姥姥去菜场买菜,来到卖鱼的摊位前,姥姥买了一条鲫鱼,一共6.6元,姥姥先付给买菜的人7元,接着又递给他1角。我奇怪地问:“姥姥为什么给他1毛?”姥姥说:“接着看下去。”只见买菜的人找给姥姥5角。我恍然大悟,原来7-6.6=0.4(元)=4角,这样就要找4个壹角的硬币,比较麻烦;但是姥姥的方法就比较简单:7+0.1-6.6=0.5元=5角,这样就只要找1个伍角的硬币,这样在交易过程中就方便多了。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我要学好数学,学以致用。

  7月8日 星期日 晴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买菜啦!买文具啦!量布等等,都需要用到数学。这个学期,老师教了一个新知识,是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这个知识,可帮了我大忙啊!

  昨天晚上,我妈妈一起去买桔子。桔子是1.8元一斤,妈妈买了4.5斤,本应该付钱8.1元。可是营业员粗心大意,不知道怎么算的,算成了9元钱。还好我利用了这个学期新教的知识,在脑子里算过一便后,马上纠正了营业员的失误。

  不仅营业员阿姨夸我聪明,这么小都会小数乘除法了,而且在回家的路上,妈妈还表扬我,给她省了0.9元,并且学过的知识能在生活中活用。

  11月27日 星期二 晴

  记得有一次,妈妈为了巩固我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特地出了一道题:“把两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可能是什么?”

  我拿出一张草稿纸,先画出了这样的图形:计算到的周长是:4X8=32(厘米) 2X6=12(厘米) 32+12=44(厘米),我马上对妈妈说:“我算出来啦!等于44厘米”。可妈妈说:“还有一种办法呢。”于是我又在草稿上画了起来。哦,原来还可以这样拼,周长就不一样了,2×8=16(厘米) 4×6=24(厘米) 16+24=40(厘米)。

  看来妈妈又该对我说:“思考问题一定要认真啊!”

  3月8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晚上,我和妈妈来到超市买东西。当我们买完所有的东西后,刚要离开,我看货架上正好摆着牛奶,于是我让妈妈买些牛奶,妈妈同意了。可是,刚走几步我就看到货架上摆着一箱箱的牛奶。同样的品牌同样的重量,里面有12瓶,每箱21.6元。到底买一箱,还是买一瓶?我犹豫了。突然,我的脑筋一转有了,只要比较一下。于是,我开始算起来:零卖如果买12瓶,每瓶2.5元,就要30元;而整箱的只卖21.6元,少了8.4元,所以我决定买整箱的。

三年级数学日记 篇7

  星期日,妈妈让我做了一道数学题,题目是这样的.小明到超市买糖,正好碰到打折促销.一包糖原价6元,买第二包则半价.小明买了9包糖,一共要多少钱?买的9包糖比打折前便宜了多少钱?

  读题以后我不明白了,第二包半价是什么意思,哦,就是第一包的一半,6元的一半是3元,那要9包呢?我左思右想,终于通过和妈妈一起画图才明白,第一包6元,第二包3元,那么第三包就又等于是第一包,又是6元,第四包等于又是第二包,是3元,以此类推下去,第五包又是6元,第六包又是3元………..爸爸叫我用两种方法算,第一种方法我看了图后会做了.5×6=30元、4×3=12元、30+12=42元,一共就是42元。第二种方法我就不知道了,爸爸说可以分组找规律,哦,我明白了,在原来的图上可以分成4组,每组两个数加起来是9元,4×9=36元,再加上第9包6元后也等于42元。

  接下来第二个问题比打折前便宜多少钱就简单了,先算出原来的价钱,9包糖,每包6元,就是6×9=54元。把原价算出来就可以算出便宜多少了,54-42=12元。

  这道题其实很简单,只要脑筋转一下就行,妈妈说我不肯动脑筋,我发现的确是的,我看到复杂一点的问题就想做逃兵。妈妈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只有懒孩子,没有笨孩子。”我一定记住这句话,要勤奋学习。同时通过做这道题目,我发现做题时借助一些图表,更有助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更加容易理解题目,这也是爸爸每次给我分析题目时用的.最多的方法,以后解题的过程中,我要多多借助这个好工具。有了它,数学也不是那么难了。

三年级数学日记 篇8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

  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三年级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数学三年级日记11-16

三年级的数学的日记04-28

数学日记三年级04-23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日记11-09

三年级数学日记11-05

数学三年级下册日记12-10

三年级的数学小日记04-28

三年级数学日记04-23

三年级关于数学的日记04-06

数学日记三年级作文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