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日记

时间:2022-02-14 13:03:49 重阳节日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精华】重阳节日记模板汇总七篇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觉间结束了,相信大家这一天里都收获颇丰吧,何不趁现在赶紧写一篇日记。日记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重阳节日记8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华】重阳节日记模板汇总七篇

重阳节日记 篇1

  星期天是九九重阳节,又叫老年节。我们班家委会组织部分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去三圣乡的一座敬老院看望老人们。迎着朝霞,我们一路欢歌笑语,朝着美丽的花乡进发。

  敬老院坐落在风景优美、充满鸟语花香的红砂村,一进门,我们便望见许多老爷爷、老奶奶笑咪咪地看着我们。领队跟院长商量了活动安排。小演出开始了,首先文婧代表大家祝老人们节日快乐,我们手捧重阳节诗歌声情并茂地朗诵起来,诵毕,热烈的掌声久久回响;接着,殷嘉伟拉起了小提琴,乐曲优美动听,大家都称赞不已。

  领队王孙懿铃的妈妈说我们男女生能不能来个集体节目,于是,女生们率先奉上《Alittlelove》,我们男生则深情款款地演唱了另一首歌《Wewillrockyou》。

  最后,男女生合唱《感恩的心》,有的.老人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大家互相鼓掌,整个敬老院成为了欢乐的海洋。我们捧上事先准备的礼物送到老人们手里,他们一个劲地说:“谢谢!”

  院长为我们介绍一位100岁的慈祥老人,满头银发,大伙儿都争先恐后地跟她握手、合影留恋,她也不停地对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到了该离开的时间了,我们依依不舍地跟老人们一一道别。

  这次活动,给老人们带去了温暖和快乐,让我感觉特别的幸福和满足,我也深刻地认识到,对老人的关爱决不仅限于每年的这一天,它充满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所以,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对身边的老人多一些理解、关爱和陪伴,让老人们不再孤单,让他(她)们都能够安享幸福的晚年。

重阳节日记 篇2

  重阳节的天空时而阴时而雨。中午青爸爸打来电话说他不回来吃饭,正好这会儿我和鼎妈在聊天,还没有淘米煮饭。青儿爸不回来,我们就不用烧饭,准备带青青到爷爷奶奶家去吃饭,因为天热我们有好些天没有去。今天天气比较凉快,想去爷爷家吃饭,顺便看看二老。青儿一听我打电话给爷爷,她以为不去,在旁边吵着说就要去爷爷家,说她想去。哈哈,妈妈打电话报火呢,没讲不带她去,看她急的哦。

  上午青儿回来又玩一会儿悟空识字,玩完她一个人拿本书在床上看,我在上网。等到我准备好叫她走时,她还在看书,很认真呀,真怕她长时间看书看电视、电脑,把眼睛搞坏了。这两天晚上就发现她眼睛有点儿眨吧眨吧的,所以不想她现在多看书和玩电脑等,很想她每天多去玩一会儿。临走时她说还要把她手中的《我爱童话》故事书带着去爷爷家,又带一个汽球。路过三姑办公室,我们和三姑一起去爷爷家吃饭。青儿把这个汽球拿在手上是走一路玩一路,看马路上人多,叫她别玩,她才消停一会儿。

  青青超我们前面跑到爷爷家,通院子里的防纱门青儿站在那儿打不开就大声地喊奶奶:“奶奶快开门,张火青小朋友来了。”我们跟在后面只听奶奶应一声说:“门开着,你进来。”门合着在,有点儿紧,要用力才能拉开,我紧跟上把门打开,青儿进去了,爷爷也来了,拉着青青就要亲,青青咯咯地笑着让爷爷亲一下,她又亲爷爷一下。老人家看到孙子来当然很开心哦。

  青儿和爷爷奶奶聊一会儿天,我和三姑在忙,饭菜还没好,青儿又开始打开故事书坐在沙发上看。对青儿喜欢看书的好习惯既高兴又担忧,就是希望她别把眼睛看坏了。爷爷奶奶听说我们来,去买了烤鸭,青儿中午吃了不少,吃了两个鸭腿,小半碗饭,一碗丝瓜条汤,她最喜欢吃奶奶种的丝瓜条烧成汤。自家种的丝瓜条甜丝丝的,青儿小嘴巴可会吃了。

  青儿吃饭时被蚊子咬了几口,而且都咬在她的小脚上,三姑说:“蚊子喜欢你,在你脚上亲一口。”青青一听哈哈大笑说:“我的'脚这样臭,蚊子还喜欢亲我的脚。”说完又哈哈大声一番。吃过饭我在洗碗,青儿和爷爷、奶奶、三姑斗会嘴,引得他们哈哈大笑。都说青儿的小嘴巴不绕人呢。跟她说再玩一会儿就得走了,她说她讲故事给我们听,于是大家叫她讲一个故事。她去拿故事书,准备照书讲。三姑说:“我们还以为你肚子里有故事呢。”我说行,照书讲可以。她打开故事书,讲小红帽的故事,上面有拼音,青青捧着厚书坐在那儿大声地读。很长的一篇故事,我们大家都坐在那儿听她读。青儿读完后,读的还算流利,我们都夸了她。跟奶奶说:“她的拼音就是在幼儿园学的,回来从来不教她,她基本上都会拼,所以她有时叫妈妈买带拼音的故事书,这样她自己就能读,不用妈妈读了!我知道要不了多久,青儿就不要妈妈陪伴她了,到时都会嫌妈妈在旁边碍事了,所以现在有时间还是多陪陪她,增加母女的感情。

重阳节日记 篇3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现在正值秋天。秋天,让我想起了老人,他们也如同那孤独的秋天……

  我的外婆,是一个普通的老人,她长的不高,苍老的脸是销售,暗黄色的,那眼角和嘴角布满了凌乱的皱纹,像是一块老柏树皮;她的前额上刻着几条深深的皱纹,好像是被鞭子抽打出来似的`;她的眼睛深深的陷在眼窝里;那双给我们煮饺子的手,像枯枝一般……以前,外婆不停的问我:“吃饱了吗?”“冷不冷啊?”“饿不饿啊?”

  然后一句话说几遍,我的耳朵都起老茧了。我总是认为她很唠叨,可现在我才知道那是关心我。爸爸妈妈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关心我,我也不愿意他们那么累,所以没有把这些话对他们说。要知道外婆已经是满头花甲白发,可想而知,她为了我妈妈,操了多少心。现在还要照顾我,一定很累。今年的重阳节到了,我要好好的给她过节,不是今天才是敬老节,而是每一天都是。

  爷爷奶奶为了我们这些“宝贝孙儿”可是操碎了心,在这里,我要对全世界的老人说一句:“谢谢你们,重阳节快乐!”

重阳节日记 篇4

  百善孝为先,老人是儿女最应尽孝的人,他们满头白发,历经风雨,岁月这把无情的刻刀在他们脸上留下了皱纹,但他们依然是美丽的,我们都衷心祝福他们长长久久,9月9日重阳节就是由此而生,在我的记忆中,经历过一次难忘的老人节……

  阳历9月9日,正值秋季,重阳佳节,菊花开放,赏菊成为老人节一项特别的活动,我也领着奶奶来到菊园,菊园里,柔顺的菊花迎风招展,细长的举办上渲染着素雅的白,黄,橙等颜色,幽幽的菊香飘溢满园,园中热闹非凡,老人们有的被儿女扶着漫步绝缘,有的在菊香中切磋棋艺,有的则悠闲的坐在椅子上,赏菊说笑声不绝于耳,奶奶笑的如花儿般,眼角的皱纹是幸福的见证,一头银丝闪烁,在阳光下,整整一个上午,居然都人声鼎沸,熙熙攘攘。

  老人们还会聚在一起,其乐融融,一个蛋糕摆在桌子中央,旁边还有几小瓶精心酿的重阳酒,醇香四溢。晚上一闻便觉得耳目一新了,老人们唠唠家常,说说趣事,我给老人们绘声绘色地讲几个笑话,他们便被逗得哄堂大笑,唠嗑之后,便开始吃蛋糕了,我细心地把蛋糕切开分给老人,他们便说说笑笑地一口口吃起来,嘴上全是白花花的奶油,几个老爷子还颇有兴致地饮起几口小酒,脸庞晕上了淡淡的红。屋子里的`笑声如铃铃般,我从未感受到这样温馨的场面——大家欢聚一堂的样子让我着迷……

  重阳节是一个充满祝福与快乐的日子,我多么希望每天都能这样,老人们的笑颜永远不会在我们的记忆中抹去。

  祝愿老人们都能够长长久久。

重阳节日记 篇5

  “又是九月九,重阳夜,难聚首,思乡的人儿,飘流在外头。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忧,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他乡没有烈酒,没有问候,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亲人和朋友,举起杯,倒满酒,饮尽这乡愁,醉倒在家门口。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噢……”今天上街,路过一家音像专卖店,听到从里边飘溢出《九月九的酒》的熟悉旋律,才突然想起今天正是重阳节,也正是亲人团聚喝酒的时候。

  陈少华演唱的《九月九的酒》这首歌,由于充溢着一股浓浓的思乡情怀,再加上特别抒情的优美旋律,所以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走红了好一段时间,在1995 年还获得北京音乐台《中国歌曲排行榜》金曲奖。我清楚地记得,那几年,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大街小巷都回漾着陈少华散播的“酒香”:“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他乡没有烈酒,没有问候……”尤其是到了“倍思亲”的佳节之际,更是勾起人们的思乡情怀。这不,我在这家音像专卖店的门口,一边听着《九月九的酒》这首歌,一边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以往常常喝到的家乡米酒,那无尽的乡愁就这么被轻轻地撩拨起来了。

  重阳节喝酒,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晋代的时候,陶渊明就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到:“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的“醪靡”,是指一种米酒。由此可见,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节喝酒就已经成为我国民间流行的一种习俗。记得在《九月九的酒》这首歌刚刚流行的时候,我经常会悄悄地跟着学唱,为的是可以去伙伴们面前炫耀。那时的我,还未能完全体会到歌词里的真意。而如今,再细心欣赏,腮边早已流出两行思乡的泪水了。“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忧,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他乡没有烈酒,没有问候。”其实,他乡也是有烈酒的,只是少了亲人的问候而已。毕竟,最醇不过家乡酒,最亲不过家乡人啊!

  我的家乡地处桂东南,平常的时候,乡亲们都喜欢自酿一些米酒,以供日后饮用。虽然,家乡的米酒算不上是什么烈酒,然而也曾醉倒了无数的文人墨客。李清照有诗云:“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陆游的饮酒诗也显得特别豪放:“愁闲如飞雪,入酒即消融。好花如故人,一笑杯自空。”李白的饮酒诗更是尽兴:“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那一份思乡的情怀,因了美酒,悠悠千古,与人同在。

  在我的印象中,家乡的米酒入口绵软、醇厚,暖心暖胃,其酒力是缓慢地上身的。喝起家乡的米酒,绝不会像喝高度白酒那样感觉到喉咙里有一道火舌流过,它的功夫是不知不觉的渗透,在你还没有觉察到它的劲道,完全将它忽略的时候,它轻松地将你掀翻,把你醉得犹如软泥一般,让人扶也扶不起来。所以,很多性子刚烈的外地人,一般都不大敢喝家乡的米酒,他们宁愿喝呛喉的白酒,也不愿喝丝绸般缠绵悱恻的家乡米酒。

  一般说来,乡亲们酿制米酒的时间 ,大多会集中在岁末年初这段时节。走进村中,处处即可闻到浓烈的酒香,可谓是“岁登通腊祭,酒熟薰村翁”了。家乡米酒的酿成过程,不需要太复杂的'工艺和高超的技术,只需在大灶上置一蒸笼,将糙糯米蒸熟蒸透,提上几桶井水或清河水过滤冷却,然后将之倒在石缸或木酒桶里,撒上酒曲,拌匀,用干稻草、棉被将缸、桶捂得密密实实,等上个十天半月闻到了一缕酽酽的清香就可开封了。不过,开封时一定要掌握得恰到时候,如果开封早了,发酵不足就成了烂糟,太迟,则发酵过了头,又要成为酸糟,糟酸了,那米酒自然就也是酸的了。开封后,一切保温物都要撤去,然后按一斤糯米加三斤清水的比例进行化水,化水后两个星期左右,那米酒就做成了,淡青色的,带着浓浓的香味和隐隐的甜味,喝上一茶缸子,能使人微醺但不醉。

  特别是到了逢年过节的时候,倒满一壶家乡的米酒,上面飘浮着白色的泡沫,轻轻地呷上一口,再挟一块肉入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那真是其乐融融,趣意无穷了!

  如今,不知不觉地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真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啊!在我国民间,人们又把重阳节称为老人节、敬老节。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常年在外,远离亲人,对父母等老人很少尽到孝心,也很少有口福喝上家乡的米酒了,但我那浓浓的米酒情哟,就像时时忆起的家乡和时时忆起的家乡人一样,那种思绪,那种留恋,总是挥也挥不去……《九月九的酒》里是这样唱的:“饮尽这乡愁,醉倒在家门口。”而我,却只能饮尽这乡愁,醉倒在外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了。

重阳节日记 篇6

  重阳节去敬老院的日记【篇一】

  一个赤日炎炎的上午,我们一行人组织起来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怀着一颗颗热烈而好奇的心,树上此起彼伏的蝉鸣也变得悦耳起来。

  走进一座不大的院落,许多老人在清幽地散步,衣着朴素的可以称得上是简陋。看着我们这些提着大包小包来的孩子,他们慈祥地微笑着,一缕清风吹过我的心田。看见了老人,我们连忙跑去问候,送上一包又一包被太阳烤的温热的水果,还有一些松软的全麦饼干,新鲜的纯牛奶。“老人们喝不得太刺激胃的。”我用手推开同伴手里的可乐,拿了一瓶牛奶给她,她歉意的笑了笑,把牛奶轻轻的放在一位老奶奶手中,老奶奶红着眼圈对我们说谢谢。我和同伴相视一笑,一股暖流萦绕心间。

  半晌,我们跟随队伍去打扫楼内的小院,这里的宝贝可真多:钥匙圈、牛奶盒、塑料袋都不算稀奇的,稀奇的是我们居然扫到一副生锈的假牙,大家都哭笑不得,这准是哪个粗心的老人落这儿了。清理了垃圾,光洁的地板上纤尘不染,院子里显得干净又利落。剩下的时间,我们三三两两地结伴,分别去了老人们的房间。

  我和同伴去的是一位老奶奶的房间,一进门,就闻到一股刺鼻的药味,还有平平仄仄的咳嗽声。同伴嫌弃了,跑去另一位老人的房间。我用鄙夷的目光看了她的背影一眼,与另一位同学走进去。一位老奶奶坐在轮椅上,看着一个插天线的黑白电视,我的心立马变得寒酸起来。我走上前,拿出新买的木梳为老人梳头,一位同学的弟弟也用稚嫩的双手递给了老人一包饼干。看到这里,老奶奶动容了,讲起了许多往事,眼神也情不自禁的迷离起来,泪花里幻出彩虹的光芒,我的心湖也掠过一阵麻酥酥的久违的感动。是啊,没有亲人的关切问候,没有儿女的嘘寒问暖,他们都有着迫不得已的理由住在那儿,他们是那样渴望着有人能陪他们说说话、谈谈心,只是把真情的流露藏在心里,他们的苦涩和孤独,我们何曾知晓?

  以前总认为世界很大,而自己是那么的渺小。今天才算知道,人在世上活着的原因,就是为了感谢与爱,责任与关怀。看到那些老人寂寞的背影衬于大片闹市的喧嚣之中,心田开出一朵同情的小花,为老人,也为大千世界上的弱势群体。当有一天,你也变成了那实实在在心酸的孤独老人,你祈求的是什么?我希望通过我的'心声来呼吁大家,呼吁社会:请关心你们身边的弱势群体,关心社会上孤苦伶仃的老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spanhttps://p.9136.com/1j/l/allimg/<p>  <strong>重阳节去敬老院的日记【篇二】</strong></p><p>  一个赤日炎炎的上午,我们一行人组织起来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怀着一颗颗热烈而好奇的心,树上此起彼伏的蝉鸣也变得悦耳起来。</p><p>  走进一座不大的院落,许多老人在清幽地散步,衣着朴素的可以称得上是简陋。看着我们这些提着大包小包来的孩子,他们慈祥地微笑着,一缕清风吹过我的心田。看见了老人,我们连忙跑去问候,送上一包又一包被太阳烤的温热的水果,还有一些松软的全麦饼干,新鲜的纯牛奶。“老人们喝不得太刺激胃的。”我用手推开同伴手里的可乐,拿了一瓶牛奶给她,她歉意的笑了笑,把牛奶轻轻的放在一位老奶奶手中,老奶奶红着眼圈对我们说谢谢。我和同伴相视一笑,一股暖流萦绕心间。</p><p>  半晌,我们跟随队伍去打扫楼内的小院,这里的宝贝可真多:钥匙圈、牛奶盒、塑料袋都不算稀奇的,稀奇的是我们居然扫到一副生锈的假牙,大家都哭笑不得,这准是哪个粗心的老人落这儿了。清理了垃圾,光洁的地板上纤尘不染,院子里显得干净又利落。剩下的时间,我们三三两两地结伴,分别去了老人们的房间。</p><p>  我和同伴去的是一位老奶奶的房间,一进门,就闻到一股刺鼻的药味,还有平平仄仄的咳嗽声。同伴嫌弃了,跑去另一位老人的房间。我用鄙夷的目光看了她的背影一眼,与另一位同学走进去。一位老奶奶坐在轮椅上,看着一个插天线的黑白电视,我的心立马变得寒酸起来。我走上前,拿出新买的木梳为老人梳头,一位同学的弟弟也用稚嫩的双手递给了老人一包饼干。看到这里,老奶奶动容了,讲起了许多往事,眼神也情不自禁的迷离起来,泪花里幻出彩虹的光芒,我的心湖也掠过一阵麻酥酥的久违的感动。是啊,没有亲人的关切问候,没有儿女的嘘寒问暖,他们都有着迫不得已的理由住在那儿,他们是那样渴望着有人能陪他们说说话、谈谈心,只是把真情的流露藏在心里,他们的苦涩和孤独,我们何曾知晓?</p><p>  以前总认为世界很大,而自己是那么的渺小。今天才算知道,人在世上活着的原因,就是为了感谢与爱,责任与关怀。看到那些老人寂寞的背影衬于大片闹市的喧嚣之中,心田开出一朵同情的小花,为老人,也为大千世界上的弱势群体。当有一天,你也变成了那实实在在心酸的孤独老人,你祈求的是什么?我希望通过我的心声来呼吁大家,呼吁社会:请关心你们身边的弱势群体,关心社会上孤苦伶仃的老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p><p>  <strong>重阳节去敬老院的日记【篇三】</strong></p><p>  “岁往月来,忽复九月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p><p>  九月九应该是登高,赏菊花,吃花糕,饮酒的日子。我国把这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p><p>  本来和同事约好去北宫登高,赏红叶。可惜同事离的远,路上堵车,到了都已经10点半了。最重要的是早上我们听说一个朋友今天下午要去敬老院看老人,相比之下,我们对这个活动比较感兴趣,不仅是对我们大人,还有两个孩子——婧涵和天天(同事的儿子)。</p><p>  下午我们1点半出发,去了大灰场附近的一个敬老院,这家敬老院住的都是附近的老人,敬老院有三层,一层,二层为身体好的老人,三层为不能自理的老人,需要人24小时照顾。</p><p>  朋友也是我的高中同学,他们三位自己开办了一家辅导学校,这次也是带他的学生来感受敬老爱老的传统。我的这位同学很了不起,自己喜欢国学,对于现在孩子对父母不管不问很看不惯,利用业余时间给孩子传授我们的国学知识,把尊老爱幼用实际行动来交给他的学生。</p><p>  我们一行20人,有他学校的老师,学生还有我们公司的同事。在敬老院负责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分成几组,分别去把我们带的用品及食品送到每个房间,每位老人。当时我们去前就想着给他们带什么吃的用的,到了那里我们才意识到,他们需要的不是吃的用的,是关心关爱。</p><p>  有的老人见到我们,热情的招呼我们坐下,和我们聊着聊那,让我们感觉老人真的很孤独。听工作人员说,人手很紧张,一层有时就2个人,对于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的老人,吃东西行动方面还要随时注意,有些老人还有精神问题,随时都要注意不能离开视线。3层不能自理的老人更是24小时不能离人,时刻需要照顾。有一位大学生村官,每天下班经过这里,都来给老人喂饭洗澡,都是义务的。</p><p>  这是我们第一次来敬老院,我们约好,等到春节及以后的日子,我和我的同学及他们的学生,会常常来这里,送来他们需要的东西——爱。</p><h2>重阳节日记 篇7</h2>
<p>  昨天是重阳节,是每年的九月初九,也被称为老人家,所以今天应该敬老爱老。</p><p>  一回到家,我就打电话给爷爷奶奶说:“节日快乐!”爷爷奶奶听到我那可爱的声音,特别高兴,连连说:“好、好,明天给你带好吃的,宝宝真是张大了!”我也连说:“谢谢爷爷奶奶!”想到以前每天爷爷奶奶来校门口接我的`时候,我都把我那像炸药包似得重重的书包给爷爷奶奶帮我背,我真是太不应该了,以后我再也不会这样了。</p><p>  晚上,我也对爸爸妈妈说了节日快乐,并主动帮妈妈洗碗、拖地、洗衣服…。。忙的我不亦说乎。爸爸妈妈也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心里美滋滋的。想到上周我还为了学习与妈妈顶嘴,真是很不对很后悔啊,以后我一定要更加听爸爸妈妈的话,好好孝顺他们才对。</p><p>  这时,我想起了王维的诗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他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真是名传千古啊!</p><script>s(